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2016年02月03日
评先评优要确保“含金量”
文章字数:967
  □罗阳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评先表彰季”。评先评优的名目繁多,各种奖项琳琅满目,的确能够促进员工努力工作,比学赶超,发挥鼓励先进、激励一般、鞭笞后进的作用。如何评选才能弘扬正气、鼓舞士气,减少“评选”的水分,保证“先进”的含金量?笔者认为在评选时应注意以下三点:
  不要为了照顾平衡,让评先评优成为“大轮盘”。时下,个别单位在进行评先时为了照顾平衡,保护后进的积极性,采取“轮流坐庄”的办法,“先进年年有,总会轮到你”。这种平衡照顾的形式看似合情合理,实则有损公平。员工势必会认为,既然干得好和干得差都有当先进的份,何必再努力呢。长此下去,先进的没有先进样,优秀的不像优秀样,最终打击了整个团队争先进、当优秀的积极性,挫伤了个体的进取意识。如果评先评优不能“以实绩论英雄”,导致“劣币驱逐良币”,只会让那些踏实肯干的老实人吃亏寒心。因此,评先评优必须要秉承“客观、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根据实实在在的工作成绩评选,确保“名副其实”、“实至名归”。
  不应为了完成指标,让评先评优变成“被指标”。个别单位为了不浪费先进指标,用“萝卜填坑”的思维,不管优不优秀、先不先进,都先填报上去。其结果可能出现,该评上的没指标,不该评上的占指标,滥竽充数,出现“被指标”现象。先进的多寡应依据实际情况而定,不能靠设定的指标去衡量,先进的数量也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按照评先评优标准,实事求是地去评,有时可能超过指标限制,而有时则可能低于指标数量,倘若遇到这些情况,仍然固守成规,按指标操作,这样评选出的先进,含金量必然大打折扣。
  不要为了塑造先进,让评先评优存在“一窝蜂”。在评先评优工作中,一旦某位员工在一项工作中表现突出,于是这个优秀、那个先进就一股脑地往他身上加,不管是有关的还是无关的荣誉,各种奖项蜂拥而至,应接不暇。有些参评人员觉得,他是领导公认的优秀,评他肯定不会错,塑造一个先进,打造一个典范,不多给他一些标榜怎么行呢?树立典型,是没有错,但不要把某一方面的典型人物,打造成全方位的“完人”,因为世界上根本没有“完人”。评先评优针对的不应只是为了塑造先进本身,而应侧重于先进员工身上的发光点和闪光点。只有摒弃“模范、先进、称号”等荣誉的光环,才能发现这个点、找到这个点、放大放亮这个点,才能由“一枝独秀”换来“百花齐放”,形成“百舸争流”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