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晓宇 中铁隧道二处
当一个项目镶嵌群山,那山、那水、那村、那人皆入画,画卷的迎首是中铁隧道集团,画尾是承建某某隧道。
当你用广角镜的视野远眺这幅画,你会发现大山成为连天接地的桥梁,山的轮廓嵌入天际。建在大山深处的工地项目部办公楼,则像万绿丛中盛开的一片片洁白的花朵。那三根高耸云端“两蓝一红”大旗迎风飘扬,一路的挖掘机、装载车等机械设备,一路忙碌的建设者,鲜艳的彩旗,醒目的标语。错位而又合理的视觉构成一幅美妙的山水画。
当你看画中的人物,透过那双双坚毅的眼睛,可以看到他们目光自信而坚定,那顶红红的印有“中铁隧道集团”字样的安全帽和那套红红的工作服,如同一团燃烧的火焰在升腾。他们带着信念使命,投入生命的全部。
仔细看,原来他们才是真正的画家,他们入画与自然浑然天成,他们把隧道施工当作画技,把开挖当作版刻雕花,气随形动,锋随势转,或刻、或钻、或镌、或凿,洞天石开、巧夺天工。把挂网当作简笔素描,曲折有序、方中带直,时拉、时勾、时圈、时折,稳中求快,凸显筋骨。把浇筑当作泼墨三分,可泼、可喷、可点、可刷,刚柔并济,磨砺品质。他们用心触抚每一细节,那如剑似刀的线条,那苍劲犀利的笔意,是坚韧、顽强、执着、质朴、敦厚、诚实注入灵魂性格全部绘出的最美画卷。
你看他们是不朽的砚墨。青年似淡墨,中年似浓墨,老年则似灰墨,淡墨自由渲染,浓墨厚重积破,灰墨砥砺凝实,三墨虽色差有别,但因有同一个梦想,则既可各自担当,又可层次相兼,还可浑然一体,如此再三,笔墨转换,敛三韵、汇五湖、聚四海、彩真意,遂成一副绝世丹青。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山不在高,有中隧人就能闻名;因为他们用智慧和汗水描绘出一幅幅精美的画卷,一旦隧道贯通与对面大山牵手相连,这入画如画的中隧人和那山、那水、那村、那人,值得我们用一生去品味、去记述、去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