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长假结束,我和儿子探望完老公,就要从工地坐高铁回合肥了。在候车室,儿子的小手拉着老公的大手,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马上要检票进站了,我想拉儿子过来,他却挣脱我的手,飞快地跑到老公那里,重重地在他脸上亲了一下,“这是给你的奖励,这回爸爸表现还行。”老公的眼睛有些湿润,小家伙张着缺一个门牙的小嘴笑得一脸幸福。
进检票口后乘电梯到站台,儿子突然兴奋地对着电梯右边做手势,我顺势望去,见老公隔着玻璃在那个方向正和儿子比划着什么。电梯很快降落了,儿子的目光却还望着老公的方向,显得很失落,“妈妈,早知道不走了,爸爸一定很伤心。”想起第一天刚来时,儿子见到老公的情景历历在目:小家伙拿着自己准备的送给爸爸的礼物——一辆他最喜欢的小汽车,往老公手里一塞,就害羞地什么也说不出口了,在家里预演了不下十次的话语一个字也没有道出来,低着头像个做错了事的孩子。“嘟嘟,这辆车真不错,它的轮子一定会跑得比赛车还快。”老公摸着儿子的头,话音落地,小家伙的眼睛立刻多了几分神采,“你知道赛车跑多快吗?能比飞机快吗?赛车为什么会跑得快?……”儿子的话匣子一下子被打开,父与子的距离感在共同的话题下顷刻拉近许多。
6天里,老公陪儿子的时间屈指可数,一场儿童电影,一次亲子阅读,一个晚上的游戏。老公自己说出来都有些愧意,儿子却说:“上次五一来爸爸天天晚上开会,早上起来又不见了,一天晚上都没有陪我玩,这次已经很不错了。”对儿子来说,爸爸的陪伴,胜过一切玩具。起初他不敢和爸爸拿着玩具战斗甚至有些小怕,玩了十来分钟,父与子之间便再没有任何隔阂,在你争我打的过程中,小家伙甚至还敢坐在老公的身上,和老公肆意疯打。这在原来是想都不敢想的事儿,爸爸嗓门一高,他就躲得远远地。在亲子阅读时,儿子坐在床边,拿着一本《十万个为什么》,一边读一边向老公请教,老公耐心地解释着,小家伙对老公佩服得五体投地,“爸爸,修高铁的是不是什么都会修呀,也会造飞机和原子弹呀?”儿子的话不时引得我和老公大笑,一家人享受着这难得的天伦之乐。
在高铁上,儿子和邻座阿姨熟了,“阿姨,我告诉你一个秘密,高铁就是我爸爸修的!”儿子的小脸写满了自豪。想起临走前,儿子听我说老公胃不好,他就用拼音写了“不喝酒,多吃青菜水果”的小纸条,让老公装在口袋里天天要看一遍,心里满是感动。短短的假期,改变的不仅仅是地点,改变更多的是儿子的内心,“妈妈,下次放假,我还要到工地!”儿子的眼睛里满是希冀。□樊景玉 中铁上海局三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