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杰
曾有个月薪三千的女孩子,编的文件漏洞百出,老板怒拍桌子,她却回了句:“一个月三千块工资,你还想怎么样!”琢磨她这话挺有意思,就像我们买了件便宜货,用不了两天就坏了,于是宽慰自己:就花那么点钱买的东西,你还想怎么样?当然,她的潜台词是,你给我八千,我自然就做得好好的。但问题是,老板付薪水也是一分钱一分货,你必须在拿三千工资时,先体现出八千的价值,老板才愿意买单。试问,要做好哪项工作不是如此?以“要不要加班”来评价一份工作好不好的人,绝不是企业需要的人才,因为他对工作的态度就是“做了”而不是“做好”。
举个例子,有个看自行车的大妈,夏天时她都会给所有的车,罩上自己带来的塑料布。顾客取车要走时,她还会笑着拧一把湿布,帮你擦擦坐垫,降降温。她从来没有开口,但很多人会主动多给她一块钱,还连声道谢。大妈和其他看车人的区别,就是“做好”和“做了”的差距,在金钱上,差距是一倍;在成就感上,差距无法估算。
我完全了解有些人的想法:又不想混这么久,干嘛那么卖力气?不同的是,优秀的人在哪里都会垫下坚固的基石,所以越走越高,很多人错把所在机构的强大,当作自己能力的强大,但要知道,没了公司的舞台,你也无法展现自己的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