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哒、哒、哒……”两台破碎锤伸着长臂艰难地向前掘进,锤头撞击岩石的声音不绝于耳,加之装载机的轰鸣声,奏响了白马寺隧道掌子面掘进进行曲。
白马寺隧道位于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县西北约80公里处,距离西宁市约35公里。隧道左线长1810米,右线长1837米。该隧道处原设计建设一座特大桥,但由于拆迁问题设计变更成了贯穿隧道。离隧道约700米处有一座名为白马寺的寺庙,是藏传佛教圣地,有1300多年的历史。其位于悬崖峭壁之上,门口有一天然形成的石柱被当地居民誉为神柱。由于山顶岩石腐蚀严重,若隧道施工采用爆破方案,一旦施工中有大块石头掉落或者更甚的是神柱倒塌将不可避免地引发民族问题。
“不管你们怎样施工,就是不准放炮!”
“放弃更不是中铁五局建设者们的本色,就是用手挖也要挖通隧道!”
自4月份进场伊始,一场方案甄选大讨论就在项目部和各施工班组中迅速掀起。几经讨论,大家将解决问题的焦点集中在了使用旋臂凿岩机还是使用破碎锤挖掘隧道上。如果采用旋臂凿岩机,每台价格要上千万元;若采用破碎锤,虽然成本也比爆破要高出很多,但相对旋臂凿岩机要低,可是隧道石质是否适宜,掘进速度能否满足需要,仍然还是一个未知数。
“为了保护千年古庙毫发无损,增加再多的费用也值!”项目负责人表态。
最终,经过多番讨论和实际检测,项目部选定了破碎锤施工方案。5月20日,8台(PC220)破碎锤如同8只啄木鸟正式开始啄进4个掌子面。同时,项目部通过对一线班组定任务、下指标,十天一讲评、一激励,人盯人、人盯机,掀起了大干高潮,啄进速度也逐渐从月单口掘进50米逐步提高到现在的110米。
9月初,项目部总工程师王辉告诉笔者,预计2016年1月底隧道就能贯通,虽加大了投入、时间也比原计划工期要慢3个月,但尊重了藏族同胞的信仰,较好地保护了千年文物古迹,维护了民族团结,每每听到藏族同胞赞许的“扎西德勒!”时,我们感觉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项目经理刘亚宇也指出,我们在这里不仅要树立信誉、质量的丰碑,还要培训和锻造“啄木鸟”精神,以实际行动向公司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中铁五局一公司遇到什么困难克服什么困难,挺得住、打得赢,不愧是响当当的铁军!”这是最近一位业主负责人检查项目工作后的一个评价。 谢崇志 刘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