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国上下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目的是要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促使其自觉追求高尚情操,抵制歪风邪气,更好为企业发展服务。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仍有个别领导干部“光说不练”,样子摆得好,践行落实差,严重影响党员队伍形象,有损党的公信力。
践行“三严三实”,要把干部人才的培养与“三严三实”客观要求结合起来,形成有检查、有考核、有评价的“监督效应”。干部考核需经常深入基层一线,“望”员工风貌、“闻”群众口碑、“问”现场实际、“切”队伍脉搏,把干部的思想品格、工作态度、生活作风等方面的表现作为衡量干部德才素质的重要方面。要在干部教育过程中,坚持以查促教,持续加强警示教育工作。要借助典型案例做到以案为鉴、警钟长鸣。对工作中暴露出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要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建议,增强领导干部拒腐防变能力,以高压常态确保“三严三实”要求落到实处。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开展专题教育与做好企业发展各项工作结合起来。
践行“三严三实”不仅需要领导干部自律,更需要制度的约束,企业应改革完善相应的规章制度和运行机制,针对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关键环节和岗位,排查梳理廉政风险点,完善相应的预防性措施,建章立制,堵塞漏洞,形成严密的内控体系。严格落实“厂务公开”和“三重一大”制度是“三严三实”的制度保障,要建立科学决策的体制机制,规范企业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使用的相关程序,充分发挥全体员工主观能动作用,一切重大事项经集体研究决定。要广泛听取员工群众意见,确保反馈的意见和要求、员工群众反映的困难和问题,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真正见实效。
惩治是贯彻落实“三严三实”精神实质最好的威慑办法。要始终保持责任问题追究的高压态势,坚决查办领导干部滥用职权、失职渎职、决策失误等问题,尤其对党员干部涉及权钱交易、触碰底线的案件,要加大惩治力度,强化党员干部党性观念、增强实干精神。要紧密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着力解决“不严不实”的突出问题,让广大党员干部受警醒、知敬畏、明底线,真正做到尊重企业规则制度,敬畏国家法律法规。□黄盼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