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长,这段是高标贯粉细砂地质,地质是否相符,姿态控制、刀盘保护、停机保压、启动控制情况怎么样?”“盾构掘进一切正常!”1月20日,在位于成都地铁7号线7标施工现场地下20多米的盾构操作室里,一位高个头,被同事们戏称为“行长”的年仅27岁的年轻小伙子,正与地面监控室熟练地进行对答。他,就是股份公司第十三届盾构操作技能大赛冠军选手、中铁五局电务城通公司盾构机操作主管龙行。
“这是我实现理想的事业”
龙行初次接触盾构技术是在大连地铁。从西南交大毕业的他,初次见到盾构机,充满了新奇,被眼前的一切深深地吸引住了:“我一定要成为盾构行业的行家里手。”说起第一次登上盾构机时的情景,龙行一脸自豪,激动不已。那时,他对盾构施工技术一无所知。为了尽快掌握盾构施工技术,龙行抓紧一切机会努力地学习。在很短的时间里,他先后阅读了《盾构施工技术》、《盾构机械操作工》、《盾构施工及其工艺要点》的专业书籍。在施工现场,他细心观察整个施工工艺流程,不懂就问师傅,直到搞懂为止。项目部组织的盾构专业知识培训,他从不缺席,并认真学习、做好记录,回到寝室自己分析、细心研究,随时向身边有经验的前辈请教盾构施工工序、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现场管理。下班后,在别人玩电脑、休息的时候,他抓紧时间看图纸,学习技术知识。每天,同事们都可以看到龙行起早贪黑地穿着工装和其他技术人员一起看图纸、问参数,了解盾构施工技术,熟悉地质情况,与大家一起深入探讨、查找问题、研究方案的身影。
2014年4月份,正是南京地铁施工的攻坚阶段。面对出洞段全断面液化粉细砂层以套筒冻结法接收的新工艺,龙行和同事们坚持在一线。在家里父亲病重的情况下,他依然留守在施工现场,全面掌握施工流程和关键施工技术。在安全、顺利完成施工任务后,他才回到家看望父亲。
工地的艰苦工作、生活环境让一些龙行的同批毕业生在尝试了新鲜后,有的选择了放弃。他在短暂徘徊后还是留了下来。他说:“我是学工程的,虽然苦,但这是我的工作,更是实现我人生理想的事业。”
“我不会放弃追求”
南京地铁3号线9标盾构地层主要是高富水粉细砂,淤泥、粉质粘土地质交错分布,地面沿线为夫子庙文化旅游区,客流密集、建筑物众多,工程的难点是对穿越古旧建筑的沉降控制,成为南京地铁高施工风险之一,备受社会各界高度关注。
作为盾构操作主管,龙行在当班安全点检、质量点检、设备点检、生产协调中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他对高富水粉细砂地质掘进方案仔细分析,完成了对土压力的设定,并结合地面监测,不断优化掘进参数,总结出《基于粉质粘土和粉细砂地层的掘进方案》,有效地控制了盾构穿越建筑物群和繁忙交通地段地面沉降零预警,在掘进操作上为盾构在粉质粘土及粉细砂地层中安全顺利穿越建筑群提供了有力保障。
今年1月,龙行所在的成都地铁项目部承建的神~红~武区间隧道范围内主要以中密、密实砂卵石地层为主,局部为泥岩与砂卵石复合地层。如何控制盾构机在穿越富水砂卵石层地层时的地表沉降,保证沿线建筑物安全,是盾构施工面临的技术挑战。工程任务繁重,点广人多线长,成为安全管理上的大难题。他与同事们通过完善施组设计、做好地质补充勘查工作、坚持三级技术交底、严格方案报审及验收签证、严格控制管片及原材料质量、高度重视二次注浆和加强施工测量、监测及数据分析等措施,确保了盾构机的顺利推进。
龙行利用各种机会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除了参加项目部组织的各种培训外,他还在网上查找相关的技术知识,向盾构制造厂商的技术骨干咨询。在施工中遇到难题时,他积极参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积累经验。
在盾构接收吊装过程中,由于接收井尺寸狭小,给盾构的吊出带来了巨大的困难。他和同事们通过仔细研究吊装方案,结合在现场的把控,把各个影响因素都做了充分考虑,不断的研究和排除困难,为盾构机的吊出提供了充分的保障。在完成了隧道的掘进后,他撰写了《基于粉质粘土和粉细砂地层的掘进方案》论文,对包括掘进参数的分析,不同地层的渣土改良,管片破损及错台的分析,注浆工艺的分析,在高风险建筑下的掘进姿态和沉降控制,冷冻施工工艺,套筒冻结法接收工艺,小尺寸接收井的盾构拆卸、吊运等进行了详细说明并提出了解决方案。对于新接触的钢套筒接收工艺,他撰写的《钢套筒接收安装拆除技术》论文,提供给项目部全体员工学习和借鉴。
“一定要实现自我突破”
龙行参加过三次股份公司举办的盾构操作工技能大赛。从团体第三到个人第二再到个人第一,他不断地超越自己。
2014年6月27日,中国中铁第十三届青年技能竞赛盾构机械操作工技能大赛在河南郑州落下帷幕,电务城通公司代表局参赛并荣获团体第一名,这是中铁五局第二次获得此项大赛团体第一名。龙行在上届技能大赛中荣获团体第一和个人第二,原本可以不参加这次比赛。尽管饱受了巨大的外界压力,他还是选择了超越自己。
上届比赛后,龙行曾表示“下次参加比赛,我一定要实现自我的突破”。以此为动力,他没有因为工作繁忙耽误学习,而是在业余时间总结以前比赛中所出现的问题,不断加强知识储备,时刻为比赛做好充分的准备。此次比赛中,在处理盾构机故障问题环节时,碰到了前所未遇的难题。他沉着冷静,凭着丰富的经验,带领参赛选手按着既定思路,争分夺秒,熟练操作。在最后时刻,他克服心理压力,发挥出专业水平,在比赛临结束前一秒解决了故障,为最终取得好成绩奠定了基础。
宝剑锋从磨砺出。龙行,这位年轻的“80后”,在生产一线崭露头角,先后被电务城通公司授予“优秀见习生”,中铁五局“职工技术能手”、“劳动模范”,中国中铁“青年岗位能手标兵”等荣誉称号。 陈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