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贵生 中铁六局呼和铁建
人们习惯于把蒙古族餐饮方式简称为蒙餐,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蒙餐馆遍布九州,许多外埠人对其赞不绝口。
北京海淀区西翠路曾有座颇具规模的腾格里拉自助饭店,店里的副食有手把肉、烤羊排、酱牛肉、水煮或涮牛羊肉、血肠、各种奶制食品等数十种;主食有多种面食、大米饭、炒米、多种莜面和荞面制作的食品;还有少部分中餐副食品如红烧肉、炖猪蹄,以及一些海食品。真可谓琳琅满目,应有尽有。饭店用的牛、羊肉来源于内蒙古锡林郭勒大草原;高薪聘请的厨师长身怀绝技,名声不菲;店里的服务员着蒙古服装;晚间用餐还能观赏蒙古族舞蹈,领略悠扬的蒙古族长调和草原歌曲。多年来,餐馆以独具的民族特色火爆京城,许多外国游客经常慕名而至。
内蒙古草原的许多旅游景点的蒙餐馆(店)亦各具特点。一位山东籍的商人对锡林郭勒草原太仆寺旗皇家御马场的烤全羊赞赏地说:“三、四十斤重的整羊,在短时间内竟然能烤熟,且皮黄里嫩,味道鲜美,实属不易,用它待客大方、美观、讲究。”山西太原老蒋,与苏尼特左旗和苏尼特右旗常有业务来往,每次到草原办事,均要吃蒙古肉饼和蒙古包子。在他看来,这里的肉饼正宗,肉质优良,营养丰富,肥而不腻,包子馅里的沙葱是当地野生的绿色食品。
江南许多游客对乌拉特草原蒙餐饮予以赞赏。他们说,梅力更的山羊受得天独厚的28种中草药滋养,且现宰,肉新鲜,大块的手把肉和浓醇的河套王、蒙古王(酒)匹配真过瘾;也有不少人喜欢此地的炒米、风干牛肉和奶食制品等,离开时提着鼓鼓的大包小裹,其乐融融。
上海、天津、广州等大城市的游客对蒙餐饮文化十分欣赏,他们喜欢在蓝天白云下,在绿色大草原的蒙古包里,悠闲地享受蒙古歌舞相伴的敬酒仪式。
随着对蒙餐饮的不断改进和发展,蒙餐饮业已成为餐饮行业的一枝独秀。蒙餐饮行业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