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7公里,是新建铁路兰州至重庆快速客运专线“四电”系统集成试验段——渭沱至重庆北段的正线距离。86天,是这项工程的合同工期。面对时间紧、任务重的考验,中铁武汉电气化局亮剑嘉陵江畔。他们夜以继日、风雨无阻,在不到3个月的时间里完成70.7公里站后“四电”工程施工,实现了试验段联调联试按时启动。
顽强拼搏 演绎上下同欲者胜
渭重段铁路沿线重峦叠嶂,崖壁陡绝。特别是合川境内,河谷幽深,高山、深谷错落相间。风景虽美,但道路崎岖,材料运输极不方便,给施工带来较大的安全风险。
参建员工一上线,指挥部就提出“丢掉幻想、卡死节点、封死后路、咬定工期”的施工组织理念。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百米冲刺,一场轰轰烈烈的大战开始了。2014年8月1日上线后的10天里,参建员工以不分昼夜的工作状态,超常付出,完成了施工调查、图纸审核及与站前、设计、监理的对接工作。
上线之初,由于征地事宜还未谈妥,站前工期严重滞后,导致站后“四电”施工处于等待状态。他们当即成立专家组,利用3天时间对渭重段70.7公里管段,一个点一个点地徒步进行拉网式现场勘察,对施工的各个交叉点细细排查,将需要设计明确、站前处理和指挥部协调解决的问题以及现场的特殊状况都拍照记录在案,回来详细分类整理成《四电房屋工期要求报告》、《站前预留四电用过轨管情况汇报》、《站前预留四电接口问题汇总》三部达十万字的报告书,递交给兰渝公司和重庆指挥部,赢得建指领导的充分肯定。
在大家的勤奋努力下,2014年8月25日晚,新建铁路兰渝线站后“四电”工程立起电气化第一杆。嘉陵江畔演绎了兰渝版上下同欲者胜的精彩大片:11月6日,管段唯一一座牵引变电所童家溪牵引变电所受电冲击成功;11月10日开始接触网冷滑检测试验;11月19日接触网热滑试验结束;12月初,试验段联调联试正式启动。
舍我其谁 担当擎起企业大旗
由于重庆地理环境的特殊性,70.7公里的线路中,有隧道24座,计27.35公里;桥梁43座,计24.2公里,桥隧、占线路总长的72%。汗水和着艰辛,顶烈日,冒阴雨,参建员工以建功兰渝,舍我其谁的豪迈,在责任基座上擎起了中铁武汉电气化局这面企业大旗。
各级领导干部带头走在前,主动担责,每天早出晚归,平均每天工作时间都在15小时以上。
为满足节点工期要求,信号专业作业队根据现场情况将全线工程分为安装信号机完成、系统调试完成等10个里程碑,在规定期内完成相应的里程碑给予奖励。负责人结合每位施工人员的技术能力,不断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使得每个人都能在岗位上最大限度地发挥能力。
铁塔基础浇制是通信专业的一大控制性工程。由于地势原因,多数场坪表面上看上去是土,掀掉表皮就成了石头,有的地方挖掘机上不去,只有进行人工开挖。但由于连续大雨,通信作业队“小雨快干,雨停大干”夜以继日、风雨无阻加班加点赶工期。
兰渝试验段沿线公路交通不便,材料不能及时供货。电力变电作业队队长带领全体参战员工克服重重困难,确保节点工期完成。兰渝公司安质部、中原监理公司对童家溪牵引变电所的基础工艺和质量给予了好评。
山城的地理条件导致交通不便,使得接触网专业打基础最为艰难。车辆进不去,就用马车拉沙、拉水泥,用罐装车装商混拉到区间去浇制。立杆时,施工人员分为两组,人停机不停地进行24小时不间断作业,遇到雨天也不停歇。
经过全体参建员工3个月的艰苦奋战,指挥部确定的里程碑节点全部兑现,仅9月份就完成投资1.3亿,得到建设单位的3次通报嘉奖及24万元奖励,兰渝铁路有限责任公司特向中铁武汉电气化局发函致谢。
强力攻关 彰显施工综合实力
在中铁武汉电气化局成立大会上,股份公司领导,提出“打造中国电气化行业领军企业”的发展目标,着重强调建设好兰渝铁路“四电”系统集成工程的重要性。中铁武汉电气化局把兰渝线“四电”系统集成工程作为全集团“天字第一号工程”,董事长、党委书记贾惠平、总经理周志宇多次深入现场召开动员大会,集合集团力量,现场拍板解决问题。
为建设好第一个“四电”系统集成项目,局抽调专家和技术骨干,成立了兰渝“四电”系统集成工作组,强化理顺每个子系统,以实现现场对接为抓手,全面推进相关专业功能的实现,为今后系统集成工作积累经验。
工作组积极做好问题追踪回访,共召集各专业专题会4次,工作例会6次,对有可能影响开通的技术问题及系统内外部37个接口问题进行清理,并提出具体解决方案。对兰渝、渝利、遂渝三线的接口需求,尤其是具有13个子系统的通信专业,工作组专班研究、专人负责、定时推进,归零清理、闭环管理,确保了通道打通和系统功能的实现,保证了成都铁路局的静态验收报告按时提交给中国铁路总公司。
为确保联调联试顺利进行,工作组按照通信、信号、电力及远动、变电、接触网、防灾共6个子系统,编制了10余万字的联调联试方案。方案以实用为前提,集指导性、实用性、创新性于一体,凝聚着工程技术人员的心血和智慧。(汪文富 李亚妮 贾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