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贵生 中铁六局呼和铁建
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叶前,铁路工程单位的职工大都来自五湖四海,当时的工程队至少有四、五百人。在这个大集体中,大家同食同住,朝夕相处,经常发生一些有趣的故事。
共产党人不兴这一套
唢呐音一声高过一声,“欢迎!欢迎!热烈欢迎!”的口号此起彼伏。主管呼铁局基本建设工作的某副局长一行刚到临河车站,就受到如此的款待。这事发生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包兰线临河站扩建工程之时。
某副局长眉宇紧锁,一言不发,径直走向来迎接的工地领导开口大骂:“这是给谁办丧事?”工地领导面面相觑,无言以对,下令解散了列队迎接的队伍。
其实,当初工地领导并非有阿谀奉承之意,只是出于对这位参加京汉铁路大罢工、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老革命和老铁路的敬重。更何况,迎接队伍均为工程参建员工,大家都想见见这位久闻盛名的老领导。因此,仅花了几十元钱,购买了彩纸,自制了小旗。为此,他们感觉十分委屈,真是有口难言。
不由分说,一脸严肃的某副局长挥手带领随行人员进入工地,经过细致的检查后,及时召集碰头会交换意见。工地领导唯唯诺诺连大气都不敢吭,单等领导批评。此时,某副局长一改前颜,高兴地表扬了参建员工安全优质地提前完成任务,并代表铁路局党政领导给予慰问和嘉奖。临行时,谆谆告诫工地领导:“再不要搞欢迎仪式,这种劳民伤财的花架子,共产党人不兴这一套。”
竹竿不是猪肝
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工程处倍受人们敬尊的文工程师带领测量工小胡,在京包线红砂坝站至新安庄站之间进行测量。一天,文工拿出十元钱并吩咐小胡坐下午慢车到丰镇县城购买竹竿。谁知小胡第二天坐车返回时竟然提着篮子。文工问:“丰镇没有竹竿?”小胡笑呵呵地说:“多得是。”文工急切地问:“在哪里?”小胡慢条斯理打开篮子盖。当文工发现猪肝时,无奈地说:“竹竿不是猪肝,你的耳朵怎么……”看着文工不高兴的样子,小胡得意地说:“别急,买猪肝剩余的钱,还买了两个猪耳朵。”“好啦,是我广东籍的普通话没有讲清楚。”一向谦虚和气的文工自责地说。
旋风卷走纸币之后
不善言辞的锅炉工王老三跑到我们施工地,一反常态地紧紧抱住年近半百的老班长腿,语无伦次地说:“不得了了,赵师傅,赶快、快,救救我。”向来脾气暴躁的赵师傅被这莫名其妙的求助消去了“火气”,格外镇静地说:“别着急,有事慢慢讲。”王老三在多次重复第一句话之后,道出了实情:他在工地挖方的土坑晒钱时,钱被突如其来的一股旋风卷走。
赵师傅当机立断,吩咐全班五十余名职工暂停工作,立即帮助找钱。找了近半小时,天色突变,狂风呼啸,飞沙走石。赵师傅立即召集大家回来交钱。王老三清点后说只差五元,并高兴地要请大家吃饭。赵师傅风趣地说:“你自己吃还嫌自己肚大,还请别人,免了吧。”
原来,赵师傅了解王老三情况:他家在山西一个较为贫困的山庄,全家七口人主要靠其收入支撑。两年前,儿子定亲,他主动要求到环境较差的海勃湾380工地,已经快两年没有休假探亲,为的是给儿子娶媳妇攒点钱。那时,工程单位工作流动频繁,再加上离市区远和自己没有文化,就把所存的千余元现金缝兜放在贴身处,时间久了被汗水浸湿,选择了晒钱这一笨拙的办法。
王老三是个知恩必报的有心人,探亲办完喜事后,带着两瓶故乡产的红高粱酒感谢我们,大家都不忍心喝他的酒,只能让好酒的赵师傅按价买下。
这些真实的故事,博尔一笑之后,是否碰触到你的内心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