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2014年08月13日
《出埃及记》U型叙事结构浅析
文章字数:1,136
   □江建华 中铁建工集团深圳公司
  U型叙事结构是弗莱在《伟大的代码——圣经与文学》中提出来的,他在分析《士师记》时指出以色列反复背叛和回归的神话情节大体上是一个U型的叙事结构:“背叛之后落入灾难与奴役,随之是悔悟,然后通过解救又上升到差不多相当于上一次开始下降时的高度。”以此,他进一步提出,同样的叙述方式还存在于整部《圣经》中:“在《创世纪》中人类失去了生命之树和生命之水,到《启示录》结尾处重新获得它们。”
  笔者认为,整个《出埃及记》的叙事也是符合这一U型叙事模式的。《出埃及记》一开始就描绘以色列众子,各带家眷和雅各一同来到埃及,上帝眷顾约瑟和他兄弟,所以由最初的七十人发展到“人生养众多,并且繁茂,极其强盛,满了那地。”(《出埃及记》1∶7);之后,叙事话锋一转,有不认识的约瑟新王起来治理埃及,看见以色列人人数众多且强盛,就“派督工辖制他们,加重担苦害他们”(《出埃及记》1∶11),更残酷的是所生的男孩都被法老击杀,以色列人的境遇一下子跌落谷底;《出埃及记》的最后,以色列人在摩西的带领下到达西奈山领受十诫,成了耶和华的子民。这些叙述构成了U型结构的两端和波谷,从最初在埃及的繁盛——落入法老的奴役中——摩西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通过解救又上升到另一高度,这种U型叙事结构,在跌宕起伏中一步步推动情节不断向前发展。
  其实,摩西一生的经历也符合这一模式,从奴隶的弃婴——埃及王子——杀人犯和流亡者——牧羊人——以色列人的领袖,摩西经历了五次人生起伏,种种紧张曲折的经历,不但塑造了摩西这一英雄人物复杂多面的性格,增添人物魅力,而且让《出埃及记》的叙事显得引人入胜,颇有张力。
  在《出埃及记》的U型叙事中,摩西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的部分构成了这一结构的上升部分,值得注意的是,这种上升也是曲折的,每一个曲折的部分也构成小的U型叙事结构,具体表现为出埃及过程中的一次次尖锐持久的矛盾冲突及其化解过程。在与法老的较量中,摩西“以杖变蛇”与他较量,狡诈的法老也以相同的法术回敬摩西;摩西接连降下天灾,法老每一次都暂时让步,不久又故态复萌,拒绝降服;最终摩西劈开红海将埃及军队全数淹没。每次法老顽抗后,摩西就施以更有力的打击,直至将其制服;在摩西带领以色列人进入旷野后,以色列人缺粮,许多人怨天尤人,想返回埃及,这时耶和华降下鹌鹑和吗哪解救;在利非订以色列人缺水,摩西磐石击水又解了燃眉之急。在一次次的矛盾和冲突,一次次的困难和障碍中,以色列人在耶和华的指引下不断地向着“留着奶与蜜的应许之地”前进。
  《出埃及记》的这种富有张力的U型结构让叙事显得颇有戏剧性,它在波澜起伏中推动着情节不断向前发展,增添了故事的节奏感,而这种节奏感和戏剧性正好和电影的需求相契合,一代代的导演前仆后继,相继将其改编搬上荧屏,赋予其独特的审美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