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2014年04月09日
走进沙县小吃
文章字数:937
  □安进元  中铁十局三建公司
  千古名邑、闽中明珠——沙县,位于福建省三明市与南平市之间。沙县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山清水秀。享誉海内外的沙县小吃多达100多种。
  走进沙县,你能看到街头小巷不少的“沙县小吃”的小店,里面布置简单,几张折叠桌,几个塑料凳,几个勤快的店员吆喝着招呼客人。进店的食客大多点:“老板,拌面、扁肉来一碗。”
  说到沙县小吃,拌面和扁肉只是其中两样,除此之外,还有板鸭、烧卖、芋包、泥鳅粉干、糍粑,豆腐包、酸菜面等等,不胜枚举。
  关于拌面、扁肉的好吃,我就不赘述了。先来说那板鸭,颜色是黑红黑红的,经过加工后是一片一片的。如果说,喜欢吃肉是因为它的肉香味,那么吃沙县板鸭却是吃它的滋味,鸭子的肉浸了各种味道,嚼起来特筋道,咸香可口,越嚼越香,满嘴的留恋后,连拿它的手指头都想舔上一舔。朋友介绍这种板鸭的做法是承袭了周代的制作方法,在洗净的鸭肉上抹上盐、姜等佐料腌渍起来,然后风干、晒干或烘干而成,在沙县,郑湖的板鸭是最出名的。
  按说烧卖本没什么特别之处,许多地方都有,但沙县的可不一样,个头极小,看过去晶莹剔透,小巧玲珑。沾上点豆豉油,咬上一口,里面含着虾仁、瘦肉、冬笋、香菇、粉丝的味道,山珍海味都齐全了,味美极了。许多地方的烧卖,调味品大都在馅里。沙县烧卖馅却以料的自然风味为主,食用时沾上调味品豆豉油,咸淡酸辣可由食用者自行掌握。烧卖一般是咸的,但沙县小吃中就有甜烧卖,口味非常独特。外皮和咸的是一样的,可吃到嘴里,是含着好多味道的甜,里面有饼丁、紫菜、橘饼丁和研碎的花生,据说那饼丁要地产的“三元饼”才好。
  还有芋包,形状如北方的糖三角包,只是小了几圈。据介绍,芋包工序特别复杂,将菜芋洗净、煮熟、剥皮、将芋捻碎无颗粒,揉入木薯粉,做成皮。里面的馅是用笋干、香菇、豆干、虾肉、油渣、瘦肉等剁碎加酱油、五香粉、味精、红酒等拌匀了,炒煮做的。皮和馅的味道浑然一体,嫩软可口,吃过后齿夹留香,在沙县,夏茂芋包最有特色。
  沙县小吃其实不小,听说有240多种呢,而闻名于世的就有100种以上。
  沙县小吃“创于汉晋、兴于唐宋、盛于明清”,以品种繁多、风味独特、经济实惠而著称。不少品种至今还保留着古时的做法,连吆喝声也带着点古风古韵。在创业的艰辛中,沙县人练就了独特的嗓门和情感,也练就了胆识和气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