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2014年04月09日
盾构机的自述
文章字数:910
  □薛明科  杨良荣  中铁隧道股份公司
  我不怕人嘲笑我满身油污,体态浑圆,行动笨拙、迟缓。
  我深知自己承担的责任:让龟裂的良田不再干涸;闹市的车流不再堵塞;使雪域高原不再孤寂;辽阔海峡不再阻隔。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古人面对汹涌江河,万仞山峰发出无奈长叹!千古的呼唤,万人的祈盼,激励多少善良的人们,殚精竭虑,披荆斩棘:凿石栈,造舟楫,架木桥,修天梯,挖运河,筑坝堤。他们多么渴望怀有土行孙的绝技,逢山开路,造福后世……
  如今,我具有了孙悟空的神通,钻山遁地,任凭尖利的岩石啃咬我的身躯,无惧;地质断层破碎带、高应力区、岩溶富水区……每时每刻我都有不期而至的灭顶之灾,无畏。不过我曾怀疑这份工作是否值得?四周是黑暗无形的力量,如生命终止后肉体的缄默。我知道,自从我诞生那天起,就注定要一辈子做地下工作。是懊悔?是失落?我犹豫、踌躇。“埋了没死,死了没埋”是我历经劫难的真实写照。不知有多少次,那些勇敢的中铁人,将我从岩砾、沙泥中扒出,除油污、换油管、焊钢体、接电缆……他们与死神决斗,与命运抗争,与大自然拼搏的精神令我肃然起敬,给我注入无穷的能量。我义无反顾,信心倍增。雄关隧道岩如铁,而今开始从头掘。
  花开花谢,潮涨潮落,青春的时光在阴冷、潮湿的隧道中悄然流逝。我凭着坚定的信念,在大江南北开凿中迁徙。当我翻开岩层叠折的记录,终于明白“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道理。
  我不再抱怨命运的不济,偏给我这样一份苦差。我也不会自暴自弃,故步自封。面对古松倒挂的绝壁,瀑流湍急的江河,白浪滔天的大海,我只有全力以赴,绝不畏缩不前。在阴森可怖的黄泉路上,那一个又一个千年难圆的梦魇,在空白的地层履历间日臻丰厚……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地狱换人间。
  天道酬勤:放荡不羁的河水,驯顺地通过隧道,流入平湖,点亮万家华灯,滋润五谷新苗,催生累累硕果。一条条风驰电掣的巨龙,时而钻入海底,时而穿越群山,时而匿迹闹市,时而飞渡江河,承载着人们美好的希望,奔向四面八方。
  在中铁人的驾驭下,我从阴郁的、贯通的隧道中缓缓驶来,感念着“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默诵着“高峡出平湖”、“天堑变通途”的豪迈诗句……恍惚间,真实夹杂着巨变,虚幻演变成现实,在历史的天空浮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