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2014年03月12日
让青春飞扬
——记中铁一局天津公司架梁分公司架桥机机长李水军
文章字数:1,884
  现年24岁的李水军,作为中铁一局天津公司最年轻的桥梁装吊工技师,担任架梁分公司架桥机机长已经有5年,先后参加过天津集疏港(二期)工程、天津大道工程、滨海新区西中环等10座桥梁的架梁任务,多次被评为中铁一局“先进工作者”、“安全卫士”、“革新能手”,2012年获“中铁一局杯”桥梁装吊工比武个人“一等奖”、团体“一等奖”,并获2012年度陕西省“技术状元”称号。

  玉汝于成 宝剑锋从磨砺出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牵动了整个神州。6月5日,刚到公司报到才6天的李水军得知公司正在招募志愿者赴甘肃执行抗震援建任务,心系灾区的他第一个报名。经过一个月的连续作战,李水军和志愿者们优质、高效地完成了110套板房搭建任务,受到天津市抗震救灾援建指挥部的高度赞扬,并获中国中铁“抗震救灾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抗震援建工作一结束,李水军就赶赴唐丰快速路施工现场。因为是分包工程,任务紧急,又地处偏僻乡村,李水军他们只能居住在原民工队废弃的板房。刚入冬,工地水管就因温度过低冻坏了,没有水喝,架梁分公司的小伙子们只能在离工地1.5公里的水井里挑水喝,因为水井水量有限,十多个小伙子整个冬天都没能洗澡、换洗衣服。工地上只有1厘米厚的石膏板房的房顶经常被狂风刮跑。下雪天,睡在上铺的李水军的被子上总是落满了从缝隙中刮进来的雪花。在最低温度达零下20℃的夜晚,即使垫2床电热毯,盖2床被子,裹着棉大衣,李水军仍然冻得瑟瑟发抖。就是在这样恶劣艰苦的环境中,他也从未想过退缩,与工友们开着玩笑说,这不算什么,也就比我们老家农村苦了一点点。

  术专于攻  誓做架桥领军人

  2008年底,刚参加工作半年的李水军通过公开竞聘成为架梁分公司架桥机机长。他一边忘我的琢磨、摸索架梁技术,一边报考了大专学历并顺利拿到了毕业证,随后他又报考了本科学历。与此同时,他还通过网上下载学习资料,频繁与设备厂家沟通,向老师傅虚心请教,在日常工作中勤于积累,通过各种途径如饥似渴的掌握架梁技术。
  2009年9月,集疏港项目架梁施工要求架桥机整体调头。如果将架桥机拆除后再组装,不仅影响工期,而且花费巨大。李水军根据对架桥机的了解,反复研究,并得到厂家人员论证,经过十多天埋头苦干,自主研发出仅拆卸架桥机前后支架、机身不动的方法,实现了架桥机的高空整体原地调头。既保证了架桥机的整体稳定性,又解决了施工中的实际难题,同时还为项目节省了26.2万元,节省时间83.1%。
  李水军孜孜不倦的学习,勤奋刻苦的钻研得到了回报。在2012年陕西省举办的“中铁一局杯”桥梁装吊工职业技能竞赛上,李水军凭借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娴熟的操作技能在理论考试和技能操作环节中均一举夺魁,取得“个人第一名”和“团体第一名”的好成绩,并获得2012年度“陕西省技术状元”称号。

  行成于思精益求精重细节

  每天上班时李水军总是第一个登上架桥机、最后一个从架桥机上下来,每天至少上下架桥机十几趟,对架桥机各个关键部位进行检查,并详细做着笔录,力求精益求精。
  为了确保施工安全,李水军坚持每天的“班前十分钟”,安全知识轮流讲,施工要点反复讲,当日工序重点讲。在每周一的安全生产会上,组织队友们结合亲身经历的安全事故、未遂事故以及身边安全隐患等进行深刻反思,让安全从心出发的理念在队友中扎根发芽。同时,他建立了严格的培训上岗制度,每一位新员工在上岗前都要经过包括安全操作规程、操作技能、作业流程等内容的培训,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后才能上岗作业。对设备管理,无论是在施工前后,还是维护保养,他都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办法,从而保证设备处于良好地运转状态。

  业精于勤爱岗敬业献青春

  李水军一心扑在带领团队解决架桥难题的工作中,凭着刻苦钻研的精神,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干劲,一步一个脚印,迎难而上,全心投入,不断挑战自我。
  滨海新区西中环跨北环铁路的箱梁高2.4米、长45米、重220吨,是国内市政工程架桥机架设的跨铁路最重的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北环铁路是电气化铁路,几分钟就有一列火车通过,每天仅有90分钟的架梁时间,铁轨上方的接触网电压27千伏,高压线距预制箱梁梁底最小垂直距离仅70厘米,在不断电的情况下架设箱梁可谓难度极大、危险极高。李水军指挥的250吨双导梁架桥机左右幅10片箱梁却仅用9小时就全部完成架设。
  5年来,李水军发现并排除安全隐患上百次,架设大小桥梁10多座、近30公里,架设桥梁3140片,座座安全优质,为公司创造价值3亿元;拼装架桥机50台,技术革新近10项,为公司节约成本200万元。
  作为一名年轻优秀的架桥机机长,李水军勤奋好学,技术娴熟、谦虚谨慎、爱岗敬业。他与队友相处融洽,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力量,他的个人影响和人格魅力,不仅感染和带动着周围的员工,也深得公司领导的好评与信任。李亚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