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14年01月15日
精细管理赢得稳健发展
——中铁上海局管理提升活动之学习篇
文章字数:1,619
  中铁上海局开展的管理提升活动,提高了企业发展质量,促使企业实现了稳健发展。在成绩面前,公司领导班子并没有沾沾自喜、止步不前,而是更加保持清醒头脑,自我加压,主动对标先进找差距,把系统内外优秀企业作为自己追赶超越的坐标,全面提升管理上水平。 
  

对标学习闪“火花”

 
  “与上海国际大都市接轨、与市场接轨、与现场接轨”,对标的意识,其实一直伴随着中铁上海局创业起步、提速发展的全过程。公司成立后推出的169项管理制度,以及指导全公司项目管理的指导书——《项目管理手册》等,都是充分吸收和借鉴先进企业管理经验的成果。
  “我们不做井底之蛙,更不能固步自封!要实现2012年底李长进董事长视察上海局时提出的‘认真做好管理创新这篇大文章,为股份公司开展管理创新提供试点和经验’的要求,一定要善于学习他人的先进理念和成功实践,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之路”,共识在中铁上海局领导班子中形成。
  2013年8-9月,公司一行13人先后到中央驻沪优秀企业中建八局、上海国资委标杆企业上海建工集团和中铁建工上海分公司,围绕战略管理、发展思路、业务板块、标准化管理、执行力建设、合约法务管理等16个方面对标学习、取长补短。对标后发现,同为建筑类企业,中建八局、上海建工人员数量是中铁上海局的5倍,而年营业收入是上海局的11倍,人均劳动生产率是本企业的1.8—2.2倍,企业净利润率、利润总额等经济指标明显高于上海局。更重要的是,对标时发现,这些企业的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管理方法等相对先进,有很多内容值得上海局学习借鉴。
  “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参加对标调研的一位机关部门负责人深有感触。
  突破发展瓶颈,首先要破除传统管理观念的藩篱。全方位的对标学习在中铁上海局不仅限于行政管理。2013年11月中下旬,公司党群系统组织人员先后专程到中铁四局、一局、十局开展党群工作对标,从而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进一步推动了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发展。
  对标对出了理念的变革,消除了“上海局发展不错”的自我陶醉意识,收获的是沉甸甸的责任和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对标不仅闪现出了“火花”,更闪现出了上海局领导和广大员工的学习精神。 
  

提升管理无止境


  对标仅有“火花”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学以致用,将学习成果付诸提升企业管理的实际。对标结束后,公司快速形成了《对标调研报告》,并提供员工学习。公司党委中心组学习会上通报调研对标情况,引发更高层次联系企业管理现状和管理实际进行研讨,制定改进提高的对策。
  以修订《项目管理手册》(第二版)为标志,加强战略管理、实施子分公司业务板块定位、完善劳务队伍招标体系、对子分公司考核增设年度重点工作指标等一系列博采众长的企业管理成功做法得到借鉴移植并强力推行,立行立改了一批涉及提高基层员工待遇和保障员工休假、教育权利的全新制度办法。2013年底实行的《项目经理部薪酬管理指导意见》,以统一薪酬结构、规范薪酬水平为原则,明确了项目部员工的最低收入和薪酬标准,对员工休息休假、教育培训也作出了硬性规定。
  2013年12月,中铁上海局涉及战略管理、标准化建设、工程项目业绩考核指导意见、推进区域管理等15项《管理对标改进措施》行文下发。财务管理实行区域集中核算、项目经理任职必须具备安质工作岗位经历两项制度已经启动试点工作。公司党委关于干部选拔任用、过程培养、人才结构优化,项目文化建设,舆情应对,企检共建及融入属地团建等方面的改进措施正按计划推进实施。创新永无止境,管理永不停歇。在日前中铁上海局召开的全局工作务虚会上,公司党政经过深入研讨,决定将今年确立为“标准化管理年”,以求通过强化标准化管理,促进企业向精细化、信息化迈进,从而持续推动管理提升向纵深发展。
  “中央企业管理提升活动即将结束,但上海局的管理提升将伴随企业管理的全过程。我们将确保一步一个脚印、一个循环接一个循环,再通过2—3年时间潜心抓管理,把公司打造成上海地区叫得响的一流建筑业综合企业。”公司主要领导如是说。
  中铁上海局管理提升工作没有止境……
  本报记者:夏天 通讯员:侯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