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2013年11月27日
学会“拒绝”
文章字数:829
  新国
  曾经看过一则寓言故事:一只猴子从仙人那里学到一手高超的棋艺,所向披靡,无人能敌。国王召集专门会议,研究战胜猴子的办法。一位大臣很有把握地提出挑战,条件是在桌上放一盘水蜜桃。可想而知,猴子虽有高超的棋艺,却因为总是盯着那盘鲜美诱人的水蜜桃,最终因抗拒不住水蜜桃的诱惑,分了心神,影响了棋艺,大败而归。
  寓言简短却耐人寻味。其实,在生活中,贪婪成性的“猴子”并不鲜见,如落马的原铁道部部长刘志军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受贿6460万元,被判为死缓;他的部下原铁道部运输局局长、副总工程师张曙光,这位高铁“明星”更是“来者不拒”,2000年至2011年期间,先后收受他人财物共计4755万元,最高一笔受贿金额高达1850万元……这些曾经叱咤风云的“贪官”们,之所以在人生的博弈中败下阵来,并不是因为他们“水平”太差,而是他们在一盘盘“水蜜桃”的诱惑之下乱了手脚,失了分寸,最终毁了事业,败了前程,散了家庭,甚至送了性命。
  拒绝,尤其是聪明的拒绝,往往可以成就人的一生。陶渊明辞官归田,故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独立人格;周敦颐独善其身,才有了“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清廉;王冕淡泊名利,留下“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的佳话。他们都学会了拒绝名利与金钱的诱惑,脱离了世俗的羁绊,因此流芳后世。
  身处物欲横流的社会,面临形形色色的诱惑。倘若头脑不清醒,是非不辨,不会□拒绝,这样必会作茧自缚。不少干部沦为腐败分子,许多好人变成坏人,最复杂也是最简单的原因就在于此。在诱惑面前,只有坚持好原则,把握好度,理智的拒绝,才能免于烦恼乃至伤害。要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和党纪国法两道防线,就必须做到“不因金钱而驻足,不因美色而沉沦,不因名利而浮躁”,对送上门的钱财和物质享受,要理直气壮地拒绝,防止“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因此,只有懂得拒绝,学会拒绝,才能拥有精神上的“明月清泉”,才能达到事能知足心常平,人到无求品自高的境界。如此,我们的心灵就会纯洁而高远,我们的生活就会更加丰盈而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