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4版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11日
雨“绿”乌多姆赛
□ 周玮 中铁二局电务公司
文章字数:819
  九月的雨,是老挝今年雨季写给大地的最后一封情书。一天下午,我在孟赛城里办完差事后,独自沿着蜿蜒的13号公路驱车返回山中的项目驻地。雨丝轻敲车窗,远方墨绿色的山峦在雨雾中若隐若现,宛如一幅水墨丹青正在徐徐渲染。
公路两旁的吊脚楼前,鸡蛋花树的叶子被雨水打得轻轻点头,发出噗噗的声响。稻田边的野芭蕉叶接满了雨水,攒够了重量便微微一倾,洒下一串晶莹的水珠。远处山间的雾气,缠绕林梢,蒸腾出湿润的水汽,将深浅不一的绿色浸润得如同绸缎般流光溢彩。整个天地仿佛一枚温润的翡翠,让人一时忘了言语,只觉得心神都被这绿色洗净了。
车辆行至24公里处的路标,向左转入溶洞旅游公路时,竟是另一番天地。方才山脚下的雨幕还似梦境般朦胧,转眼间却已是云开雾散,湛蓝的天空明朗地迎接着来人。阳光毫无保留地洒落,将淋过雨的光伏板照得熠熠生辉。深蓝色的光伏板沿着青翠的山坡排列铺装,宛若大地的琴键,静待清风奏响绿色的乐章。
进入光伏场区,来自中国的工程师们正耐心的指导工人们安装调试设备。雨珠在板面上滚动,折射出七彩光晕,每一滴都仿佛蕴藏着能量的种子。这片光伏“海洋”,正在为古老的土地注入新的生机。
但最动人的绿,藏在项目驻地旁的乔家罗小学里。课间,孩子们正围在上周刚落成的自来水井边。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姑娘踮起脚尖,轻轻拧动银色的水龙头,清冽的泉水顿时欢快地涌出,在阳光下划出晶莹的弧线。这是项目部今年捐建的“爱心水井”,石碑上用中老两种文字刻着“中老友谊长存”的字样。
返抵驻地时,山雨又来。凭栏远眺,三种绿色在雨水中交融晕染:自然的绿是底蕴,技术的绿是笔墨,人心的绿是灵魂。雨丝轻抚过山林,亲吻着光伏板,最后汇入井中的清泉,完成了一次绿色的循环。
雨渐停歇,阳光从云隙洒落,将漫山的绿色照得发亮。我知道,这里的绿色永远都不会单调:自然的绿亘古长青,技术的绿与时俱进,人心的绿生生不息。
这就是我在老挝乌多姆赛的山路上看到的三种绿色,它们在天地的怀抱中,交织出一曲和谐共生的绿色交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