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初,中铁七局海外公司(以下简称海外公司)作为名单中唯一主营业务在境外的三级公司,荣登2024年度中国中铁三级工程公司“20强”榜单。从2001年几内亚丁尼两桥的艰难起步,到形成如今亚非近20个国家200余个项目的燎原之势,海外公司的发展,既是中国企业落实“走出去”战略的缩影,更是践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生动实践。
战略布局:深耕市场 多点突破
近年来,海外公司坚持“深耕非洲、挖潜中亚、拓展东南亚”的经营布局,深化“一国一策”研判机制,加大重点国别、重点区域资源投入,推动经营资源向高潜力区域聚集。
在亚洲,于哈萨克斯坦设立经营机构,于马来西亚市场取得突破;在非洲,刚果(金)、塞拉利昂等重点“根据地”建设步伐加快,乌干达、埃塞俄比亚市场滚动经营成效显著;在东南亚,马来西亚供水房建项目成为“一带一路”新标杆。以联合体形式成功参与几内亚力拓铁矿项目投标,“第二曲线”多点发力,参建了供水、电力、光伏等工程。经营版图持续优化,在“富油区块”培育新增长点与日俱增。
在Modjo-Meki(56公里)高速公路项目的开通典礼上,埃塞俄比亚总理阿比说:“感谢中铁七局为埃塞基础设施建设所做的贡献!”在刚果(金),中铁七局矿建业务占比逐年攀升,现阶段已超80%;在乌干达响应所在国政府大力扶持当地企业政策,首次尝试与当地国企合作,推动2个项目议标直采并成功落地,避免了竞标激烈竞争,乌干达油区97公里道路项目成为中乌合作典范。总建筑面积达34000平方米的奥罗米亚法院大楼成为当地新地标,为埃塞俄比亚民众打开了高效便捷、普惠共享的现代化司法服务新局面,成为埃塞房建领域的一张亮丽名片,“以现场拓市场”带动后续阿瓦什保险大楼项目落地实施。
管理转型:属地共融 提质增效
2018年5月,塞拉利昂属地员工詹姆斯来到中国参加为期1个月的“高速公路建设和运营管理”培训,中国之行所见先进管理模式极大地拓宽了他的视野。回到塞拉利昂后,詹姆斯将此次培训的见闻积极地向塞方同事宣传和讲述,这成为海外公司推行属地化管理的生动案例。
海外公司在非洲常年雇佣当地员工超万人,操作层属地化率高达95%,200余名外籍员工成长为管理骨干。在乌干达,油区97公里项目部与布欣巴技术学院合作,为当地青年提供技能培训。2024年,海外公司与郑州铁路技师学院就塞拉利昂合作办学签订框架协议;助力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大河工坊在埃塞俄比亚落地,各类措施为“Z时代”的中外青年才俊搭建实现梦想的平台。这种“授人以渔”的模式,不仅降低了用工成本,更赢得东道国政府的高度认可。乌干达总理称赞道:“中铁七局不仅是建设者,更是发展的伙伴。”
针对各国在建项目分布分散、距离较远、物资设备依赖国内的特点,海外公司采用以国别为单位的“大项目管理”,将各类生产资源、对外协调及安全质量等纳入统一管理,视地区各项目进展情况统一调配,优化资源配置。通过跨国跨项目调配生产要素,将“大项目”融入“大商务”,下好“做优增量 盘活存量”一盘棋。2024年,多个国别“大项目”刷新年度产值记录。同时,严格“过紧日子”不放松,全年压降管理费10%,物资配件实物库存压降4%,人事费用率同比下降2%,变更索赔创效率3.03%,二次经营创效率走在行业前列。
品牌塑造:科技赋能 文化引领
1973年,中国援建赞比亚270米河湾桥,一桥飞跨西东,天堑变通途。四十余年间,该桥因风雨侵蚀等多种原因,桥台、桥墩开裂。为保留承载中赞友谊的原桥面,中铁七局项目团队采用“下部结构置换”技术,自行设计使用“承台吊箱钢围堰”,完成水中承台施工,并避免了既有桥面混凝土开裂,填补了非洲桥梁修复领域的空白。该项目荣获中国中铁优质工程金奖。刚果(金)华刚二期铜钴矿项目创新应用露天矿山间隔装药爆破工艺,荣获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境外工程)。埃塞俄比亚118公里道路项目成功应用“多孔质火山岩碎石沥青混凝土施工工艺”,将当地多孔质火山岩作为沥青混凝土碎石,荣获国家优质工程奖,业主评价:“中国企业用科技破解了我们的难题。”
多年来,海外公司始终聚焦“创新驱动”,累计获得国内专利授权31项,海外发明专利授权11项(其中PCT专利1项),2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国家级工法1项,河南省级工法24项。
今年3月,连接纳米比亚到南非的国际大通道中阿里斯桥在山洪的咆哮中轰然倒塌,通道上滞留车辆绵延数公里。海外公司临危受命,第一时间组建抢险突击队并在24小时内打通交通要道。滞留的车队通过便桥时,鸣笛致谢,大喊“Thank you CRSG”和中文“谢谢!”“朋友!”中国驻纳米比亚使馆官方平台盛赞“见证中国速度!”在国际市场,海外公司不仅修路架桥,更打造了融通中外的特色品牌形象和企业文化。2024年,海外公司所属单位参与塞拉利昂社区治理、纳米比亚国防部绿化等各类社会责任活动,收到业主表扬信11次,让“CRSG/CREC-7”成为可信赖的品牌符号。
多年来,海外公司通过举办“中非文化节”,与当地高校、社区开展项目开放日、足球友谊赛等跨文化交流活动,邀请属地员工参与剪纸、包粽子等中华文化体验活动等,传递“中国声音”,讲好“中铁故事”。埃塞俄比亚56公里项目属地工程师Nani说:“我们不仅是同事,更是家人。”中铁七局特色的“家”文化凝聚了中外员工的心。 陈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