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3版
发布日期:2024年09月26日
毫厘千里——记全国铁道团委尼红奖章获得者,中铁上海局七公司北沿江铁路项目三分部项目经理张毫
文章字数:1,688
  近日,由中铁上海局承建的潍宿高铁10标项目首根桩基顺利开钻,自此,项目正式进入主体施工阶段。对于共青团全国铁道委员会尼红奖章获得者张毫而言,这一天尤为意义非凡。这是他继参与兰新铁路二线、济青铁路、银西铁路、潍莱铁路、郑济铁路、集大原铁路建设后,转战齐鲁大地,参建的第7个工程项目,也是他扎根基层十二载如一日、奋力书写交通强国挺膺担当的又一次真实写照。
  打好施工生产“攻坚战”
  张毫在初次参建铁路施工建设时,面对现场遇到的棘手问题,曾经无数个不眠之夜,无数次辗转反侧,凭着一股子不服输的倔劲,咬牙坚持埋头苦干,经历过无数次施工技术难题的千锤百炼,现在的他已成为适应多种复杂地质环境、善于合理排摆建设工期、精于铁路项目管理的一块“百炼钢”!
  2017年,他担任平度西制梁场总工兼试验室主任。面对业主单位下达的跑步进场的任务,他白天跟着物资部和工地材料厂寻找材料厂家,晚上准备验收资料。最终,梁场试验室从开工建设到顺利通过济青高速铁路有限公司验收仅仅用了不到一个月,并成为中铁上海局有史以来在实地考察过程中建议整改项最少的试验室,获得考评专家组的一致好评。2019年,初次担任项目负责人,在郑济铁路(山东段)项目部齐河制梁场,为保证一天完成3孔制梁任务,他要求水泥厂家对水泥生产配方进行优化调整,并让外加剂厂家到施工现场调试外加剂配方,最终保证了混凝土早期强度满足张拉要求,为制梁模板有序快速循环提供有力保障,项目部创下了日均产值410万元,月平均产值1.23亿元的好成绩,为项目全面掀起施工大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21年从齐鲁大地转战三晋之都,数九寒冬里,他带领项目管理团队第一时间进驻集大原铁路项目。他主动出击,亲力亲为、超前策划,迅速完成前期临时征地拆迁、管理策划、开工准备等工作;面对陌生的环境,他克服征地拆迁难、图纸不到位、设计方案变更等困难,积极组织人员、机械、设备迅速到场,全面打开了施工生产局面,重要节点实现了全线3个第一。
   打好项目建设“决胜战”
  在项目管理中,张毫始终坚持“一切工作到项目”理念,细化厘清分层管理责任,精准设定项目管理目标,科学构建起铁路项目组织体系,统筹做好资源配置。
  工作中,他沿着精细化管理思路,大力推进项目扁平化管理模式和大商务管理体系的改革建设,不断优化施工组织,整合各方资源,合理确定材料、机械、资金和劳动力等要素的最佳组合方式,提高机械设备利用率,最大限度地挖掘项目内部潜力。他督促试验室优化配合比、工程部精确模板尺寸及整平机高度,充分利用台座相邻布置的优势,尽量将相邻制梁台座调整在一起进行浇筑施工,从而节约大量混凝土,从生产点滴中降本增效。
  张毫深知,安全质量是工程项目的“生命线”,为保证从源头防范风险,每天清晨先到现场走一圈再返回项目吃早餐、开例会已经成了他的生活习惯。从督促现场人员正确佩戴、使用安全防护用品,到各个环节落实有关安全管理技术措施,他对每一个细节都严格把控。在隧道掌子面,在大桥桥墩上……他一心奔忙在各个管段之间,并为企业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年轻技术人员,以实干强企为己任,助推工程项目建设。
  打好人才强企“阵地战”
  作为企业优秀的青年骨干,在项目管理中,张毫注重给年轻人出课题、压担子、加任务、给机会、建平台,始终坚持营造和谐融洽的工作氛围,在对项目员工严格要求的同时,思员工所想,解员工所需。在新开工建设的北沿江铁路项目,他通过每周的技术培训,壮大了项目技术力量,为现场更好更快施工提供了有力保障,也为公司培养了一批技术过硬的后备力量。面对新一批00后的项目青年,他牵头成立了“总工夜校”,设置了“经理信箱”,多次主持开展“开门纳言”献策活动,解决了员工提出的职业规划、项目轮休、后勤管理等16项问题,带领项目班子成员与18名见习生建立了结对培养计划,及时了解项目员工思想动态和家庭困难,为他们理顺情绪,化解矛盾,鼓励他们增强干事创业的信心和决心。
  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一条条铁路建成通车、一架架桥梁飞跃山河……在企业改革发展之路上,张毫以“开路先锋”精神为指引,以“勇于跨越,追求卓越”的奋斗姿态,诠释着青春的耀眼光芒,在火热的施工一线展现着最美年华。 渊博 蒋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