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有尼泊尔民工高尔马自1986年2月至1988年7月在科-苏公路桥梁工地工作,表现良好,主要从事修理工作,技术熟练,还具备从事抽水站、拌和站所需工作技能。”
这是一封尼泊尔当地很普通的工作证明信,纸张泛黄,折痕明显,看着十分陈旧,但是保存得却相当完好。这是尼泊尔巴瑞巴贝引水隧道项目进场后,项目部在走访项目附近巴迪亚邦克地区巴贝村时,一名叫高尔马(音译)的村民自豪地为我们展示的个人珍藏,也为我们讲述了30多年前发生在他身上的故事。
1986年,只有19岁的高尔马满怀憧憬地来到中国公司承建的尼泊尔由苏尔凯特到科霍普的公路桥梁工程项目部应聘。那时高尔马还只是一个教育程度偏低,并且没有任何工作经验的年轻人。中国公司的劳工部负责人看到高尔马踏实肯干,反应快,并且具有学习新技术的热情,在咨询过机修车间中国籍机修工的意见后,安排他做机修车间机修工助理。
寒来暑往,斗转星移,中国公司很快适应了尼泊尔市场环境,基建工作完成,桥梁工程施工如火如荼开展。年轻的高尔马在入职后,认真学习,勤学好问,加之他的师傅以身作则,把自己掌握的机修技术知识倾囊相授,使得高尔马在机修助理的岗位上变得游刃有余。随着工程建设进度加快,项目上需要维修保养的设备、配件越来越多,高尔马开始慢慢地独立负责几类设备维修保养工作,并同时兼任抽水工的工作。
高尔马特别珍惜热爱这份工作,中国公司在施工过程中获得了尼泊尔各界人士的肯定,成了高尔马十分引以为傲的事。最后,在项目完工时,中国公司为高尔马出具了一份工作证明信,肯定了高尔马的工作经历和工作技能。
说到这儿,50多岁的高尔马记忆犹新:“中国人很友好,我喜欢和中国人一起工作。你知道吗?我的机修师傅从一点一滴开始教我,很有耐心,不但教我修理技术而且他很关心我的家庭。他看到我家里的经济条件很差,就时常帮助我,经常买书、水果、衣服等给我的小孩。我很感激我的机修师傅,是他帮助我的家庭度过了最艰难的时期。”
步入老年后沉默寡言的高马尔回忆起那段岁月的时候,侃侃而谈,眼中闪烁着泪光。他双手紧紧握住项目支部书记的手,黝黑的手背上爆满的青筋仿佛在诉说着高尔马与失散多年的朋友重逢的喜悦。他说,当时通讯落后,与师傅再也没有联系过,这让他很遗憾。但看到了这么多似曾相识的中国面孔,他好像又看到了他的中国师傅。
我们向高尔马说明了我们的来意,告诉他现在有一个叫“中海外”的中国公司承包了巴贝巴瑞引水隧道项目。我们将在这里建设一条12.2公里的隧道,引水灌溉巴迪亚地区和邦凯地区5.1万公顷的农业用地,同时进行48兆瓦的发电项目。该项目是尼泊尔第一个使用硬岩掘进机的项目,将为尼泊尔提供近600个工作岗位,并为尼泊尔培养一批会使用世界上最先进的隧道掘进技术的技术工人。
高尔马听到这些话,显得更加兴奋,他自告奋勇地说:“虽然我2年前已经退休了,但是我喜欢和中国人一起工作,我也想学习全球最先进的隧道掘进技术。我还要让我的孩子们从国外回来,来你们公司找工作。”我们告诉他,我们随时欢迎他来项目工地参观,也非常愿意雇用他的孩子们,并传授给他们中国先进的管理经验、施工工艺和技术。老人听了,特别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