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4版
发布日期:2023年08月17日
难忘建厂局“三线”建设岁月
文章字数:2,386
  “三线”建设,指自1964年起国家在中西部等地区进行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建设。在“三线”建设中,千千万万的年轻人响应国家号召,义无反顾地投身大西南、大西北腹地的茫茫深山之中。
  时过境迁,当年的那批建设者,大多已年老退休。在中铁建工建企70周年之际,根据组织采访安排,我有幸采访了几位中铁建工(原铁道部建厂局)的老员工,记录下那个年代的前辈们艰苦奋斗的壮志豪情。
  那是一个贫穷的年代,整个国家都勒紧裤腰带。但当“三线”建设决策下达,一大批奔向“更苦的日子”的建设者就前赴后继地涌现了。
  初次上工
  在绿皮火车上坐了两天两夜,不知经过了多少桥梁隧道,许慧珍终于见到枝繁叶茂的树木,来到了被称之为天府之国的四川。
  许慧珍的父亲许树林是铁道部建厂局一处的员工,1970年初援建坦赞铁路去了赞比亚。1972年1月,北京的冬天,寒风凛冽。当时还未满16岁的她,怀揣着对家的不舍和对新生活的憧憬,在告别了母亲和弟弟妹妹后,踏上了开往四川资阳的火车。
  到达资阳内燃机车厂时,工程已接近尾声,许慧珍的任务是负责后期维修。“我们一连所承担的三分厂是内燃机车头组装车间,车间又高又宽又长,上面的跑车梁、屋架很窄,那时候也不知道害怕,蹲在梁上换破碎的玻璃,到屋顶上修补漏雨的裂缝。”她说道。
  当年粮食按性别、工种定量配给,食堂的早饭是稀饭、半个馒头、半个窝头,还有四川当地的胡豆,北方称为蚕豆。有一种叫厚皮菜的蔬菜,也做过他们的口粮。在用木板围挡临时搭起的工棚里,很多人挤在一个大通铺上,四面透着风。四川的冬天雾蒙蒙、雨绵绵,衣服在室外晾晒几天还是潮湿的,白色毛巾用不了多长久就变成了粉红色。在家千般好,出门万事难。要强的许慧珍白天和大家嘻嘻哈哈地说笑,到了夜里,她也会在被子里暗暗流泪,想念家人。
  从1965年建厂工程局第一批建设者踏上资阳这片土地开始,到1975年基建工程基本完成,资阳内燃机车厂的建设长达十年之久。十年青春筑就了新中国在西部建设的第一家内燃机车厂,许慧珍是千万名建厂人的缩影。而今,资阳内燃机车厂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出口内燃机车研制基地。随着一台台“资阳造”机车远销海内外,那段轰轰烈烈的建设时光也成了许慧珍永不磨灭的记忆。
  西望峨眉
  就在建厂局一处建设资阳内燃机车厂时,二处的员工来到了四川眉山,此时我国西南第一个铁路货车制造企业眉山车辆厂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中。
  眉山机车车辆厂的工艺设计,充分发挥了齐齐哈尔车辆工厂老工人、干部的作用,汲取了齐厂的先进经验,通过三结合,采用了比较合理的工艺流程和设备选型,尽量采用联合厂房,提高工效,节省费用。
  谈起往事,董建民记忆犹新。那是1970年的6月,董建民跟随建厂局二处从宝鸡来到了眉山,当时他刚初中毕业不久。“住的房子是请当地农民打的土坯墙,然后我们自己在上面盖上一层稻草,点着煤油灯,蛇虫遍地,有时还会听到狼的嚎叫声。但大家工作热情却特别高,早上五六点钟到工地,一直干到晚上,有的时候三四点就起来,以保证大批人上来挖土之前,完成测量放线。”董建民回忆道。“我们两个测量组五六个人搞竞赛,顶着大太阳、光着膀子干,那个时候我刚提交了入党申请书,感觉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在太阳下面干活,背上起码晒脱了两层皮。”
  厂区筹建阶段,机械设备紧缺,军管会召开了工厂基建开工誓师大会,5000余人抡镐刨土、装篮肩挑,硬是靠着一镐一锹、一车一担,搬走了55万立方量的山包,平整出了工厂主厂区用地。
  大山深处,劳动的号子震天响。董建民犹记得初到眉山时,从坐了几天几夜的闷罐车上下来,一座座被密林覆盖的山包便映入眼帘。虽然眼前景象荒凉,心里也知条件艰苦,但他和众多的建设者一起,筚路蓝缕,将厂区从无到有建了起来。这是全体建设者战天斗地、共同拼搏的成果。
  十八棵青松
  “18名大学生参与了水泥厂筹建的各项工作,取得了不凡的成绩,同时也赢得了一个响亮的称号——‘十八棵青松’。”60多年过去了,提起这个称号,张银元仍倍感自豪。
  1970年7月,100多位国内名牌大学本科毕业生分配到建厂局,其中张银元、黄守和、季福长、沈跃发等18名大学本科毕业生被分配到陕西铜川参与筹备铜川水泥厂的选址、建厂、投产等全过程,以确保三线工程水泥供应。
  张银元回忆,水泥厂的生活环境和工作条件都异常艰苦,由于缺少员工宿舍,他们住在缺水少电的老乡家的窑洞里。
  黄守和还清楚记得当时的工作情景:“在烧结车间,大家身穿防护服,头戴有披肩的防尘帽子,脸上戴着像猪鼻子一样的防尘口罩,踩着没脚脖子的煤土,忍受难耐的高温坚持生产作业。矿渣烘干车间,人要经受高温的灼烤。脚踩在地上非常烫,大家不敢长时间踩在地面上,只能汗流浃背地在车间里跳来跳去地烧炉、搬运,我们把这种工作方式称之为‘跳舞’。每天的工作服始终被汗水浸透。”
  “我们这是学习大庆精神的实际行动,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在那个大型机械吊装设备紧缺的年代,很多重的机械设备全靠肩拉手扛着来回搬运。艰苦的环境并没有消磨学生们对生活的热爱,反而培养了他们坚毅刚强、乐观向上、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后来,又有十多名大学生陆续来到水泥厂,他们和最初去的18名大学生一起,在水泥厂锻炼、成长。
  “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青松,挺然屹立傲苍穹。做人应如青松般,长在贫瘠之地,耐得了严寒与酷暑。”十八棵青松的故事在铜川水泥厂的建设者之中广为流传。
  一段岁月承载着一段记忆。中铁建工一代代员工凭借坚韧不拔的意志,建成了资阳内燃机车厂、眉山车辆厂、铜川水泥厂等一批厂房,为三线建设作出了卓越贡献,也为国家的工业化奠定了初步的坚实基础。
  “山也深,林也深,深山老林起歌声。我为国防建三线,披荆斩棘住山村。流血流泪又流汗,甘洒热血献青春。”一曲悠扬深情的《三线之歌》,道尽了老一辈建设者以钢人铁马之姿,为新中国贡献智慧和力量的艰辛与不易。他们亲身践行了“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情。听着他们讲述那时候的故事,我的心情也久久不能平静。 侯嘉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