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4版
发布日期:2023年06月30日
西行酒泉
□ 赵逸博 中铁六局北京公司
文章字数:1,276
  由于工作调动,我要前往遥远的甘肃酒泉,那个与天接壤的地方。
  不巧的是,正赶上酒泉附近的嘉峪关机场因故封闭,因项目工期紧张,我只得借道兰州转乘火车前往酒泉。7个小时的车程虽长,却在无意之中,让我领略到河西走廊的风光。
  列车从兰州出发向北翻过乌鞘岭后便正式进入了河西走廊,这里是内流区和干旱区,荒漠和戈壁交相映入眼帘。古老、荒凉、神秘,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缔造了这个狭长地带。走廊地貌形成于2亿年前,向北望去只有无尽的荒漠和戈壁,向南望去则是只可远观的绵延两千里祁连雪山。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诗仙李白漫步于大雪中的祁连山,耳闻金鼓之声,用一首《塞下曲》传颂了盛唐守边将士沙场征战的生活。那一刻他仿佛化身大汉使节傅介子,胸中填满了“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的壮志豪情。这片土地,记录了无数故事,承载了太多情感,文人骚客来此饮酒挥毫、一吐雄浑,而故纸堆里的爱恨情仇,最终都和风沙雪石一道,化为中华民族最瑰丽奇绝的文化宝藏。
  作为浮游过客,我仅仅只掀开这宝藏的一角,便已觉得目眩神迷、如痴如醉。不到河西走廊,不知汉唐之强盛,不知中华民族拓土兴业之伟大。
  除了奔赴远方未知的一丝慌乱之外,我心中还有另一个声音,那是王维、岑参、高适来催促我上路:“去吧,那里不是终点而是起点。”他们说:“去吧,你一定不会失望!”
  随着列车不断向前行驶,村落变得越来越稀疏。当列车经过芨岭车站附近时,入眼的只有两样景象,漆黑冰冷的山丘和惨白零落的雪花。原来李白写“五月天山雪”并非想象,而是写实,戍边将士真的只有用笛声,才能感受春日的再临。这里听不见故园花开的声音,只有大军进退的锣鼓鸣响回荡,军旗在猎猎风中高高飘扬。
  也许今天这里是安全的西北腹地,但在两千年前,这里是“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的边疆前线。公元前121年,汉武帝始设“河西四郡”,从此武威、张掖、敦煌、酒泉之名响彻九霄,震慑了觊觎中原的少数民族政权。张骞出使西域诸国,冠军侯霍去病一战功成、驱除匈奴,定远侯班超经略西域30年……河西四郡是拱卫家国安全的军事桥头堡。直到隋唐盛世,隋炀帝开办“万国博览会”,茶叶瓷器流通在丝绸之路,又有玄奘西行取经,河西四郡才成为东西方政治经济文化交会的十字路口。
  先民祖辈为开疆拓土不惜背井离乡,在茫茫戈壁荒漠中屯垦,建起一座座要塞堡垒,将河西数千里土地纳入中原王朝的权柄之下,才有今日中国西北之版图,其创业之艰、固业之难可见一斑。河西走廊,已经成为中华文明千年不朽的亲历者,华夏民族开拓进取的见证者。这里不是文明的终点,而是一个古代陆权国家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历史起点。
  不知不觉列车已驶入酒泉站,一场穿越时空的汉唐之旅告一段落。从北京到兰州到酒泉,穿过大半个中国,时间只过去两天,思绪却跨越千年。
  人的一生,比之沧海桑田,不过寸缕光阴。河西走廊见证过千年的世事兴衰、人情冷暖,人生几十年阅历自然无法与其相提并论。但我们之间似乎产生了共鸣,这片土地点燃了我骨子里的文化基因,让我更加骄傲地回看千年不绝的文化传承。那个曾经“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的民族,终将复现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