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喧嚣经过岁月的冲刷和时间的磨蚀,都将归于沉寂,即使最辉煌、最神圣的东西,都将被简化成一种最纯粹的物质形态,被浓缩成最简单的存在形式——档案。
兰台,在汉朝指档案、典籍库,用以收藏地图、户籍等档案及图书,由此引申,后世称档案为兰台。档案工作看似平凡,但并不平庸。这是一项记录历史、传承文明的工作,更是维护历史真实相貌的一项崇高的事业。
兰台虽小天地宽
档案工作素有“兰台虽小,知千秋功过;史册数卷,理古今渊源”之说。在那一个个小小的档案盒里,所承载的不仅仅是辉煌的历史,也是璀璨的文化。档案既是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载体,又是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
天堑变通途,彩虹跨大江。无数的工程建设者在祖国的大地上,修路、架桥、挖隧道,不管是跨海大桥通车,还是长距离隧道贯通,在每一项工程的背后都有一份沉甸甸的档案,每一份施工档案也是一项辉煌的工程。透过泛黄的档案纸,可以看到的是一个施工企业的发展历程、一个建设团队的勠力同心、一个工程技术人员的无悔青春。那些攻克技术难关、征服恶劣施工条件的峥嵘岁月或许不会录入到档案中,但那些施工方案的优化、调整;工法专利的出版、发行;优秀工程的表彰、奖励,却如里程碑般在档案中闪闪发光、历久弥新。
“典谟训诰,宝之无佚,只言片语,亦所珍惜。”那一页页的档案纸,字里行间透露着时光的痕迹。岁月荏苒,这些档案虽然静静地躺在档案室的柜子里,默默地绽放属于它们独有的光彩,但是它们随时就可以成为一本教科书,能够为在建工程提供施工经验,成为指引在建工程施工的灯塔。档案是翻开过去的密码,是效劳将来的钥匙,是一个企业宝贵的文化财富和蓬勃发展的光辉历程。
默默无闻守兰台
档案工作不惊艳,不张扬,却散发着内在的光芒。档案管理人员常年在堆满资料的档案室里,方寸天地之间,与文字拼搏,与不计其数的档案盒“共舞”。从档案资料的收集、鉴别、接收、装订、整理、录入、编目、归档;到资料查阅、借用、归还,再到资料的日常护理,破损修复等,手起盒落,周而复始。虽然他们不能到一线去建功立业,但他们立足平凡的岗位,用自己的双手和热情践行“对历史负责,为现实服务”的使命,默默弘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兰台精神。
“冰销玉兰不染尘,幽香冉冉花自开。”每一册工程档案资料,都是工程建设者们智慧的结晶。随着工程项目的陆续竣工,归档的工程档案资料也日益增加,所以更新并保管好档案资料,任重而道远。档案工作者不仅需要具备甘守寂寞的情怀,更要具有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
尘封在档案室的档案资料,只有参与到生机勃勃的工程建设中才能彰显其价值。因此,在档案借阅使用管理方面的工作就尤为重要。在投标工作的策划阶段,工程档案资料是最有利的业绩证明资料。它不仅可以在投标过程中提高中标的胜算,也可以在项目中标后,成为项目实施性成本、进度、方案的参考。如何快速地在档案大聚集的档案室找到需要的资料,这就需要准确的索引信息,借阅归还之后还需要及时更新库存信息,实现档案资料的可追溯性,同时为工程建设提供有力的档案支撑。
兢兢业业立兰台
档案无语,薪火相传文明史;兰台有情,无私奉献天地宽。习近平总书记对档案工作提出“保管好、利用好、记录好、留存好”“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人民群众”的目标任务。我所在的公司紧密围绕四个“好”、两个“服务”,将档案文化建设纳入党委文化建设总体部署和规划,落实职责任务,扎实推进档案工作,为档案文化提供建设保障。以重大纪念日、重要节庆活动等为契机,多次举办档案主题展览活动,并先后开展年鉴撰写、优质工程图片展览、公众号播放工程建设宣传片等活动。此外,为珍藏记录改革发展过程中的印记,留住时代记忆,公司还组织了“老物件”征集活动。这些都赋予了档案工作以新的时代内涵。
身置浩瀚铅海,胸装史册万卷。作为档案管理人员,我深知应时刻把做好档案管理工作作为初心和使命。正如中国档案工作者誓词所述:“忠诚档案事业,热爱档案工作,严守档案法规,加强档案管理,精通档案业务,维护档案安全。为充分发挥档案工作记载历史、传承文明、服务未来的作用而不懈努力;为国家的繁荣昌盛贡献全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