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后回到小居,已是灯火阑珊,明月帘栊,依窗而坐。翻开尘封的相册,往事历历在目,思绪万千,一帧帧,一幕幕如昨日般浮现。如今算来,已有三十年的筑路生涯了。
1993年的四川成渝高速公路经理部,是我筑路的第一站。那时经理部设在四川资中的一个偏僻山村,三月里满山满坡的麦田一望无际,油菜花、梨花、桃花、胡豆花都相继开放,春风拂面,浓香四溢;田埂上、山沟里、坡脚下,总有一群人穿着红色工作服、戴着白色安全帽忙碌着,在寂静的山野中呈现出一副热火朝天的劳动画面。成渝高速建设用时五年,在通车前那天,我们坐在大巴车上全程观光,分享着奋斗五年来的劳动成果,转过身往后看,一抹夕阳的余晖照在平坦宽阔的路面上闪闪发光,美丽极了。五年来的烈阳、酷暑、风雨一扫而过,自豪、兴奋油然而生。
1998年,我辗转至四川隆纳高速经理部报到。驻地在农村的一处水果基地,水果依季节生长,樱桃、橙子、龙眼都给员工们解了馋。当时懵懂的我还把茼蒿菜花当成小野花摘了一大把,老乡看见了可有点心疼。在这我们见证了一对新人的婚礼,简陋的单身宿舍,挂满了红红的彩带和小灯笼,新郎是隆纳项目的桥梁技术主管,新娘是他的同学。婚礼没有鞭炮,没有酒席,没有豪车,没有新房,但有同甘共苦的兄弟姐妹,有真挚友情和深深祝福。一个证就是一辈子,领导是证婚人,同事是见证人,从此便是一家人。
2008年,在陕南的毛川项目,我们住在那群山围绕、云雾弥漫的毛坝镇,由于交通不便,鲜有外人来打扰,整个镇显得格外清静、安详。项目部的汽车沿绝壁行驶,挖掘机在山道作业,轰轰声回荡在山谷。隧道一寸寸掘进,任河大桥桥墩在几十米深的激流中一天天向上露出水面。傍晚时分,忙碌的大家都回到镇上,有如疲倦的小鸟归巢,一身风尘、一脚泥灰地走下车。远处的山峭上时常能见到炊烟袅袅的人家,萤火虫般的灯光闪烁着,一条从深山里流淌来的河水,整日叮叮咚咚不知疲倦地奔流到远方。那棵火车站台旁的樱花树,如山中精灵伸出双臂迎送来往过客,不知今日是否还那么热情奔放?
还有2010年的西潼改扩建工程,在修建跨陇海铁路大桥时,桥下是火车轨道和公路国道的交通要处,不能影响火车和汽车的正常通行。施工的时间紧、难度系数极高,但经过项目全体员工的努力,工程如期保质保量完成,给陕西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在通车典礼横幅下,两年时间浓缩成的一张集体照,大家穿着统一服装,戴着安全帽,个个精神抖擞,笑容满面。
在被称为“天路”的高原铁路项目上,我们战风寒、抗非典,严重缺氧的“高原雄鹰”们,高喊着“流血流汗不流泪,风沙大决心更大”的口号。在格尔木、不冻泉、高雄县遇到的野狼、风沙、灾害、冰雹等危险,惊心动魄,一个个的故事令人动容。皮肤被紫外线晒得掉下皮,两团高原红印在两颊,缺氧引起嘴唇乌黑……不知“战友们”是否还记忆犹新,是否还时常想起着那段岁月,是否还诉说着高原的筑路传奇?
一个个项目,一年年度过,逆旅半生,不惧艰苦。筑路人是冲锋陷阵的勇士,是镇守边关的悍将,是展翅高飞的雄鹰,是没有硝烟的战场上的无名英雄。
时过境迁,匆匆数年弹指一挥间,岁月带走的是汗水和艰辛,留下的是无尽的回忆,以及不悔的人生。从“青丝不知愁”,到“白发斑驳静为好”,从“峥嵘岁月稠”到“坐看云卷云舒”,大家在人生道路中不断成长、蜕变、成熟,用青春和热血,见证企业的发展,也见证了“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勇于跨越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一路走来,欣赏了清秀隽永的峨眉山、奇拔俊秀的华山、肃穆的布达拉宫、世界文化遗产敦煌等祖国大好风光,更见证了华夏大地道路网的铺展、经济体量的增长,高铁如游龙般穿梭,大厦如春笋般拔地而起,立交桥纵横交错,还有人们在幸福中的欢声笑语……
每年的6月份,是新生报到的时间,一群群朝气蓬勃的年轻人们拖着行李,阔步流星地走进企业。我望着这群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筑路新人,心里不禁感慨,他们又将经历怎样的风雨征程?创造怎样的绚烂人生?会留下怎样的传承故事?
或许生活就该如此,执着半生、坚守初心,方得洒脱。愿未来的筑路者:追风赶月,与时光深情相拥;踏破万水千山,不改眉目清浅;历经风华岁月,归来仍是温情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