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建桥,用爱诠释监理人的温度。3月24日,在广州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的采集室内,26岁的志愿者陈开楠顺利完成4小时的造血干细胞采集,成为中华骨髓库第14899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很快,一名患有血液病的2岁孩子将用她捐献的造血干细胞开展移植手术,使他年幼的生命重新扬帆起航。
积极入库
陈开楠是来自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咨询监理公司狮子洋通道总监办的一名普通员工,26岁的她正值花季,但是她柔弱的身躯里却蕴藏着惊人的毅力与决心。她自2016年19岁开始献血善举,坚持献血已长达7年,同时她也知道,对于患者来说,造血干细胞捐献也许就是血液病患者们战胜病魔、重获新生的唯一希望。若是成为志愿捐献者,就能够为病患及家庭带去一份生存的希望。
于是,在2021年5月8日,陈开楠就主动报名参加中华骨髓库入库志愿者登记,并留下8-10毫升的血样,从那以后,陈开楠成了一名光荣的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她也时刻准备着,期待能有机会为患者伸出援助之手。
一年后,她接到了来自南宁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电话,在得知自己与一名血液病患者基因配型初步相合时,兴奋地回答:“毕竟非亲缘配型成功的概率,只有十几二十万分之一啊,我珍视这份缘分,非常愿意帮助患者!”挂掉电话后,她赶紧找领导请假前往医院做捐献准备,对于要捐献造血干细胞的事却只字未提。
顺利采集
经过各阶段检查后,陈开楠在3月19日被安排入住定点采集医院开展捐献前的最后准备工作。在采集前5日,她需遵医嘱每日注射干细胞动员剂。医生告诉她,在正常生理条件下,外周血的造血干细胞量极少,不能满足移植的需要,通过注射药物动员,加速骨髓造血干细胞的生成并迁移到外周血中,可使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增加15-30倍,以满足移植需要。据多年的临床观察和国际上成功捐献案例的报道,动员剂对人体没有长期的副作用。护士从她的双侧肘静脉进针,血液慢慢从她的身体流出,进入机器里游离出所需要的干细胞,剩下的血液成分回输到体内。这份“生命种子”将被送到那位2岁孩子的手中,为他点燃人生的希望。
当天的血液采集非常顺利,她说:“我在注射动员剂的期间出现了轻微头疼,肌肉酸痛和类似感冒的症状,其他并无太多不适,捐献时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捐献后的我感到很轻松。”
生命续航
陈开楠是一个活泼开朗的小姑娘,在项目上担任办公室主任,工作中她对项目总监交办的事情总能在第一时间以最快的速度高效完成,并经常认真指导新同事的工作,对于项目管理、后勤管理方面总能提出独到见解,是项目总监的得力助手。
在完成干细胞捐献后,她马上投入公司狮子洋通道建设的工作中,同事们在得知这件事情后都非常惊讶,她却说:“能多做点好事是一点吧,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我还会坚持献血!”领导和同事们都劝她多休息,她也只是笑一笑,说一句:“我没有什么特殊的感觉,不用太为我担心!”公司为陈开楠送去慰问品,领导和同事们嘱咐她一定要加强营养补充,把身体补起来,大家纷纷为这位勇敢的姑娘点赞。
陈开楠说:“我很清楚孩子对一个家庭究竟意味着什么,这次有机会挽救一个天使般的孩子,是我义不容辞的,希望他可以早日康复、健康成长,心怀善爱、奔赴未来。我相信如果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纷纷现身说法,动员身边的亲朋好友加入到造血干细胞捐献行列中,发扬‘能帮就帮’的精神,入库志愿者将会越来越多,库容量也会得到进一步扩大,那些身处绝境的患者就有更多机会看到希望的曙光。”
每一次挽袖都是爱心的传递,每一次捐献都是生命的接力。陈开楠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她作为一名中国中铁员工的责任与担当,虽然刚刚捐献完干细胞后她的笑容还略显倦意,但她的善意已如明朗的星光融入每个人的心中,也将爱传递延续。 王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