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舸争流,巨轮压江,那流淌在江水中的波浪,记载着历史沧桑,看江水年年旧梦重温,回溯2010,中铁上海局在黄浦江畔扬帆启航,在祖国建设版图上书写着浓墨重彩的华丽篇章。
从创业初期的4家成员单位,到遍布祖国大江南北的15家子分公司;从艰难起步的重组企业,到晋级铁路、房建、公路、市政工程施工总承包“四特”之列;新签合同额由2011年的63亿元到2022年的1078亿元,增长17倍;经营网点由成立之初的10个办事处到如今8个区域总部36个地区经营部……13年光阴过去,中铁上海局从基础薄弱的基建“小白”,逐渐成长为主业突出、专业配套、互为补充、协同发展的综合建筑企业集团,以上海为圆心,辐射全国,走向世界。
在烽火中孕育
抗美援朝时期,为配合中国人民志愿军英勇作战,铁道部从上海、济南、郑州、衡阳等铁路局抽调了5160名铁路职工,组建了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工程总队(下文简称“工总”),于1950年11月16日奔赴抗美援朝战场。
“工总”下辖四个大队,其中,中铁上海局的前身——“工总”三大队1510名铁路职工于1951年1月跨过鸭绿江,先后在满浦铁路、京义铁路、大宁江大桥等铁路干线担负抢修任务。全体将士与敌人在轰炸、抢修,再轰炸、再抢修的反复较量中,共抢修线路323.05公里,填土方135万立方,修复桥梁56座次、隧道2座,抢修车站131座次、站线3676米、通信线路76公里,完成284个夜间通车,以血肉之躯铸造了“轰不烂、炸不断”的战争补给线。其中42名职工英勇殉职,近百名职工光荣负伤,伤亡率达15%。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1953年11月,英勇的“工总”凯旋而归,迅速投入新中国铁路建设。三大队在2000年改制为中铁四局六公司,并在2010年12月31日,趁着中国中铁“推进两大转变,实现二次创业”的改革春风,同中国中铁上海分公司、中铁四局市政公司、中铁三局华海公司组成了一个崭新的建筑企业。
曾经骁勇善战,而今开路先锋。至此,伟大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时空、接续传承,铸刻着“中铁上海局”字样的铜牌映入世人眼帘。一支铁军自此启程,开始在神州大地纵横驰骋。
在逆境中开局
背靠祖国华夏的经济中心,传承央企厚重的文化底蕴,由4家单位整合起来的队伍虽是新军,却都有着骄人的奋斗历史。从挂牌成立的那一刻起,中铁上海局便承载着无数的关注与期待。
然而,新公司立足未稳,铁路建设市场却遭遇罕见严冬。2011年初春,整个建筑市场放量不足、资金周转困难,一片萧索,另一方面新生的中铁上海局内缺资质、外少市场,蹒跚上路。如何从层层危机和迷雾中,摸索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路子?中铁上海局领导班子一致认为:只有大刀阔斧地改革,才能冲出一条生存和发展之路。
于是,持续不断的企业内部组织结构优化调整拉开了序幕:2011至2012年,上海市闸北的二公司、安徽合肥的三分公司、天津滨海新区的四分公司、南宁的五分公司、昆明的六分公司、上海市闸北的城轨分公司相继成立,子、分公司布局端倪显现。2013年在上海闸北设立了物资工贸有限公司,同年12月正式更名“中铁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2014年中铁九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整体划入上海局,更名为“中铁上海局集团北方工程有限公司”;2015年在辽宁锦州设立“中铁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钢结构工程分公司”;2016年第七分公司变更为子公司……企业内部的优化组合,完善了旗下三级工程公司资源配备和战略布局。
“把效益提升和价值创造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进入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中铁上海局确定了全面开启建设“十四五”、阔步迈向中国中铁先进企业集团的宏伟目标,绘就了今后五年聚焦“一个目标”,实施“两步走”战略,力求“三个突破”,实现“四个更加”的美好蓝图。以项目管理效益提升专项行动为载体,以“一切工作到项目”为导向,中铁上海局同多方协同联动,致力打造“营销、合约、生产、技术、商务、财务”六大系统联动机制,朝着实现优揽、精管、细算、足收的目标奋力前行,企业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更为明晰。
仅用12年时间,先天具有艰苦创业精神的中铁上海局企业注册资本达23亿元,年营销额超1000亿元,综合生产能力逾500亿元,企业总资产达407亿元,净资产61.38亿元,综合授信378亿元。中铁上海局成功突破“不可能”,快速渡过重组创业的“阵痛期”,在竞争激烈的基建市场中行稳致远。
在浪潮中搏击
面对残酷的市场博弈,中铁上海局从成立之初就将管理提升作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制胜法宝,不断激活企业发展引擎。
2011年上半年,一场轰轰烈烈的整章建制活动在全局上下开展起来。短短一年,中铁上海局先后出台规章制度177个、管理流程124个;并集优秀专家、人才之大成,编撰完成《项目管理手册》,涵盖了从前期策划到项目撤销的118个关键环节,勾勒出一条清晰详尽的项目管理脉络。
2014年,“全面深化改革”和“精细化管理”成为全年的关键词。中铁上海局先后出台了涉及7个方面、50项内容的《深化企业改革总体方案》。修订或新编了《工程项目集中管控办法》等37个管理制度和56项精细化工作流程,实现了标准化管理全覆盖,形成了全方位、立体式的制度体系。
2015年9月25日,中铁上海局将浩吉铁路作为首个“项目管理实验室”试点,精心打造属于自己的精细化管理实验田,企业管理由单纯的“管”逐步转变为有效的“帮”。
2020年3月,在全国防疫复工正吃紧的特殊时期,中铁上海局拉开“三项制度”改革的序幕,吹动了企业发展的一池春水。系列相关制度相继出台,为这场系统性、整体性、重构性改革搭起了四梁八柱。
“倡导培育‘精致卓越’文化理念,在企业管理上追求精细、精益、精致,将‘三精’管理深度融入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党建各系统、各环节。”在2022年初系列会议上,以“团结务实、守正创新、包容进取、精致卓越、执行担当、奋斗奉献”为代表的“六种文化理念”正式发布,开启了中铁上海局企业文化建设新篇章。
从基层探索到顶层设计,从典型引路到整体推进,从统一思想到实践检验,中铁上海局一步一个脚印,经历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深化提升。十余年来,蝉联全国文明单位,摘取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优秀施工企业、全国工程质量管理优秀企业等诸多国家级奖项,在上海市百强企业位列榜单第38名,有力展现了央企“顶梁柱”作用。
在“灯塔”下远航
上海享有“江海之通津,东南之都会”的美誉。中铁上海局在这里扬帆启航、劈波斩浪、远渡星辰重洋,东方明珠始终如“灯塔”般指引着企业前行。
交通强国,铁路先行。作为一支传承红色基因的铁路建设老牌劲旅,铁路市场历来是中铁上海局的主战场。2011年,企业迎来了国家高速铁路蓬勃发展的春天,相继参建了世界首条山区高速铁路——成贵铁路、全球最长的高寒地区高速铁路——哈佳哈牡铁路、世界一次性建成最长重载铁路——浩吉铁路、国家“十二五”规划建设重点铁路——沪通铁路、国家“千年大计”运输工程——京雄铁路等国家重难点铁路工程,以及以玉磨、安九、郑万、张吉怀、南沿江等为代表的50余条铁路和10余个大型铁路枢纽,总施工里程突破20000公里。
作为国内最早进入城市轨道建设领域的施工企业之一,中铁上海局带动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豫鄂湘、大西南、东三省等区域地铁市场开发,共参建全国38个大中城市、超过100条城市轨道,逐步成为国内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领域具有国内领先、世界先进水平的领军企业,铺轨总里程占全国五分之一,换轨总里程占全国三分之一。创造了单作业面日进250米、月度12公里的全国纪录,29天浇筑各类复杂整体道床24公里、焊接长轨29公里的中国速度。
自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美丽中国”概念,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以来,中铁上海局将水务环保作为核心施工业务,致力于打造中铁水务品牌,先后完成国内净污水厂、城市管网、综合管廊等400多项水务环保工程;建设了亚洲第一的上海白龙港卵形消化池、管径,顶距位居世界第一的上海白龙港顶管,国内最长、断面最大矩形顶管苏州城北地下综合管廊,国内一次性建成最大污水厂武汉北湖污水厂,国内一次性建成最大全地埋式污水厂合肥清溪污水厂等一大批造福社会、惠利民生的知名工程。
此外,中铁上海局参与济青、沪宁、沪杭、沿江、江海、盐淮等40余条、2000多公里的高速、国道施工,承担桥梁、隧道、立交、枢纽等重点控制工程;承揽了双拥、白沙、官塘、凤凰岭、三门江等柳州多座大桥;成功建造了郑万铁路梅溪河特大桥、晋陕黄河特大桥等一批“桥梁明珠”。同时,通过创新总承包模式,投资建设了一大批旧改棚改、保障性住房项目……
企业先后荣获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24项、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23项,国家优质工程奖28项、全国市政金杯示范工程21项。荣获中国专利银奖1项、优秀奖1项,拥有国家专利1201项。
点滴灌溉孕育累累硕果,颗粒尘埃累积巍巍高山。中铁上海局历经企业重组和发展,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华丽蜕变,正朝着建设中国中铁先进企业的目标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