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中铁隧道局深江铁路2标“大湾区”号盾构主司机杨涔担当作则、攻坚克难的事迹获央视新闻、人民日报、新华网、浙江卫视、广东卫视等多家权威媒体报道,让社会公众看到无数像“杨涔”一样的中铁青年在施工一线奋斗的身影,彰显了中铁青年的忠诚与担当。
今年24岁的杨涔自2020年7月入职中铁隧道局隧道股份,先后参与了佛莞城际铁路狮子洋隧道和深江铁路珠江口隧道建设。她也是目前全国最年轻的大直径盾构女主司机。
青春逐梦承匠心
2020年6月,在毕业之际,她偶然在网上看到了中铁隧道股份的招聘信息,深入了解了企业发展史、技术优势及企业文化后,她决定利用专业所学在中铁隧道股份实现工程报国的人生理想。在入职培训期间,她了解到盾构机是当前隧道及地下工程施工领域的主流高新技术装备,而驾驭这一“地下巨龙”的就是盾构主司机,于是她下定决心一定要把盾构学懂弄通,征服这条“地下巨龙”。
入职培训结束后,她找到人力部表达了想去盾构项目实习和学习盾构机操作的想法。7月,她被分配到当时国内在建最大直径铁路盾构隧道——佛莞城际铁路3标项目见习。但遗憾的是,当她到项目时,由于工程收尾,佛莞3标的盾构机已被调往其他项目,她没有如愿见到盾构机,只看到留下的一摞摞技术资料和成型隧道。
因职业的特殊性,工程施工行业女性较少,而在隧道施工领域,女员工更为少见,能驾驶大盾构的女技术人员更是屈指可数。为了更好地引导杨涔工作,项目通过开展导师带徒活动聘任任朋静担任杨涔的指导老师。
任师傅工作已有10年,盾构掘进长度累计超过10公里,技术娴熟、经验丰富。盾构机因其自身的复杂性对盾构主司机的“驾驶技术”和自身综合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学习盾构需要熟记大量知识,克服艰苦的工作条件,掌握盾构操作技术往往需要比其他岗位付出更多的努力。更何况隧道内工作环境和条件极其恶劣,女孩子根本难以适应这种工作环境。作为杨涔的师傅、引路人,他一开始对她并不认可。
但杨涔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能吃苦、能坚持。她跟着师傅去隧道内巡检,即使攀上爬下,汗流浃背也毫无抱怨。下班后她又认真翻阅技术资料,对于过程中存在的困惑,杨涔总是独立思考、刻苦钻研,她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地记录着盾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经过几个月的不懈坚持,任朋静从内心认可了杨涔这个“女徒弟”,坚信她以后会是一个出色的盾构主司机,于是将自己多年来积累、掌握的操作技术全部传授给了她。
肩担重任绽芳华
2020年10月,杨涔跟着师傅调至深江铁路2标工作。在这里,她参与了“大湾区号”盾构机的组装工作,这也是她“盾构人生”的起点。
“大湾区号”盾构机长135米,重3150吨,刀盘直径13.32米。这是她第一次亲眼见到如此之大的“钢铁巨龙”。面对成千上万的零部件,她有点胆怯、失落。师傅任朋静了解情况后鼓励她勇敢地去试一试。在师傅地鼓励下,杨涔将全部精力投入盾构组装工作中。
在盾构组装期间,她顶着烈日在高温下工作,汗流浃背、衣服湿透是工作常态。在施工现场,工友会半开玩笑地说:“小姑娘,你赶紧回办公室或换份工作吧,工地不是你待的地方,过几天就晒黑了”,但她却只是笑笑,不以为然。她每天天不亮就到达物资仓库,研究当天组装所需的部件,白天顶着烈日跟着叉车、吊车把零件倒运到组装场地,主动爬到设备上挂钩、拉倒链。在40摄氏度的高温下,她拿着装机图纸认真研究,即使皮肤晒得黝黑、多次中暑和擦伤,也绝不放弃、不退缩。
经历两个多月夜以继日的组装,盾构进入调试阶段。为了更加了解这台盾构机,让自己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充满底气,她主动跟着工程师们一起完成调试工作,拿着图纸在盾构机里来回穿梭,捋管路、找板阀、做记录,身上的工装沾满油污也不在乎。经过努力,她把这台盾构机环流面板上的各个球阀、板阀的位置,以及相互之间的联系全都弄懂吃透,这为她顺利竞聘主司机岗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看着自己全程参与组装完毕的“钢铁巨龙”刀盘转动的那一刻,她再也止不住泪水,其中或许有委屈,有心酸,但更多的是开心和成就感。
甘为路石启新程
2021年12月,杨涔以优异的成绩成功竞聘上了盾构主司机岗位。12月25日,在中铁隧道局“山河万里隧越新程”建设隧道总里程突破10000公里暨大湾区号盾构始发主题活动上,她从“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母永奇的手中接下火炬,正式开启了她的“盾构人生”。
随后的工作中,在江底幽深的隧道里,面对高温、粉尘、潮湿和噪音,她每天在不足3平方米的主机控制室里坚持工作12个小时。掘进期间,她整天在盾构机上摸爬滚打,和泥巴、黄油打交道,衣服永远都是满身油污,下班后总是浑身酸痛……但就算这样,她还是一直坚持着,在学中干、在干中学,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盾构主司机,正是因为这种态度和精神,让她成了“大湾区号”主司机岗位的最佳人选。
每当被问起为何选择隧道工程事业时,她脸上总是洋溢着幸福和自豪,“或许这是机缘巧合,又或许这就是命中注定,说明我本就该走这条路”,她用朴实的语言诠释着她对隧道施工行业和担任大盾构主司机无悔的选择。
接续奋斗立潮头
深江铁路是全国“八纵八横”高铁主通道沿海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支撑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线路正线长116公里,途经深圳、广州、东莞、中山、江门5个地市。珠江口隧道全长13.69公里,中铁隧道局承担了9175米的施工任务,隧道设计时速250公里,水下最大埋深115米,是我国最深海底隧道,最大水压达1.06兆帕,水压创世界之最。
如今,杨涔驾驶着参与组装的“地下巨龙”——“大湾区号”盾构机正在穿越珠江。掘进过程中会遇到淤泥、砂层、上软下硬及强弱风化片岩等复杂的地质结构,这对盾构主司机而言是不小的考验。但她能够熟练地通过调控油缸压力来控制盾构机姿态,准确地分析各参数变化的原因,“零失误”切换参数保持盾构稳定、安全掘进。
目前,她驾驶“大湾区号”盾构机在地下60多米处向前推进,最大掘进速度达50毫米/分钟,日最快进度达到24米。截至目前已累计掘进1200多米,盾构段完成了40.96%的施工任务,平稳进入海域段,地表沉降始终控制在5毫米。在不久的将来,她将驾驶盾构机穿越多处重要危险源,挑战国内最大埋深115米的硬核之战。
10月,面对前来采访的媒体记者团,她说:“在钢钎大锤时代,师傅送徒弟一把锤子或一双水鞋,代表着中隧人的使命与传承。建设沙木拉达的先辈们更是‘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自己献儿孙’,与他们相比,我们更应该学习先辈们的奉献精神和工匠精神。隧,盾越山河;道,承载交流。心在一艺,工匠始成。我也将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情怀在平凡的岗位上掘出城市发展梦,用匠心筑就通途。用遁地穿山、翻江越海的业绩交上中铁隧道人在新时代的无悔答卷。”尚东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