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卡比拉 中铁九局
我叫瓦卡比拉,是一名黑人。我是中铁九局刚果(金)项目部的一名电焊工,家住刚果(金)坦噶尼喀省卡莱米地区的一个村子。中国中铁没来之前,我们这里是没有路的。
刚果(金)这边自然环境恶劣,卡莱米地区更是方圆几百里渺无人烟。中国人刚到这里时,睡在临时搭建的板房,阴暗潮湿。当地人都知道,果蝇习惯在晾晒的衣服和被褥上产卵,通过毛孔在皮肤下繁殖生长,直到长成1厘米的幼虫咬破皮肤钻出来,人的皮肤会红肿、奇痒、溃烂直到皮肤组织坏死,甚至感染危及生命。初期,几乎每个中国人都不适应,染过果蝇,得过疟疾,但是后来,他们将这些困难一一克服了。
有一次,我对中国工友说他们特别能吃苦,他们却对这些不以为然,还跟我介绍,前期考察途径体育场外方圆10公里的丛林时,与原始部落发生了摩擦,他们将羽毛箭射向车子和考察组人员,即便随行士兵鸣枪示警也无济于事。大家将油门踩到底全速狂奔,心都悬到了嗓子眼。经历了一个多小时的“惊魂逃亡”,他们才驶离了原始部落的狙击圈。当时,大家都产生了激烈的思想斗争,是继续前进还是打包回府?最终,这些中铁九局建设者没有放弃,选择前行并抵达终点。我想,这应该就是所谓的“中国精神”“中铁文化”吧。
项目初期,因为这边没有道路且物资匮乏,大部分物资设备需要从九局的卢本基地运输,旱季路程需要一周时间,要是雨季到来,至少需要15天。我们不懂什么工期履约,只知道有材料了就干活,没有材料就休息。可当我看到九局员工夜以继日、马不停蹄的工作状态时,我明白了,中国人追求的是效率,是信誉!那段时间,他们针对技术不强、业务不精、能力不足的当地员工,安排有经验的中国工班长开展传帮带。来九局之前,我也只了解一点点基本的电焊知识,经过中国师傅不断教导和培训,我熟练掌握了电焊技能,还学会了一些简单的木工、瓦工技术。
“非常感谢中铁九局付出的努力,为刚果(金)卡莱米地区增添绚丽的色彩,卡莱米体育场工程的完工,将进一步带动卡莱米市体育事业的发展,希望日后能够继续和中国企业合作。”时任总统给予了中铁九局高度的评价和肯定。他先后4次亲临现场视察,工友们得知总统要来,更是铆足劲儿加油干。工作这些年,九局总部和项目领导也经常过来慰问外籍员工,给我们带来了吃的用的,这里就像家一样。
刚果(金)国家电视台新闻中心也多次到卡莱米体育场进行工程了解及采访,看到这么多摄像机和记者,真的是让我们大开眼界。“哇,真的有一万五千多个座椅!”“这草坪太美了,好柔滑,真想躺在上面睡一觉。”每一个来到这里的参观者都毫不吝啬自己的赞美。作为工程参与者,九局的外籍员工,我也感到非常自豪!
中铁九局在卡莱米地区7年了,从最初的20名当地员工,发展至500余名的庞大队伍,他们践行属地化管理,积极招聘当地劳工进行施工,极大推动了我们地区的经济发展。想想过去,这边土路路况十分不好,很多时候,我带着老婆孩子骑摩托车都怕摔倒了,走夜路的时候更是小心谨慎。不过现在,状况大为改观,中铁九局为我们铺就沥青道路,为我们建成了大型现代化体育场。当我带着家人们在体育场看比赛、带着他们去踢球时,心里无比的幸福和满足。不仅如此,中铁九局还积极投身公益事业,组织人员机械,义务对部分道路进行了铺平、维修,得到了政府和居民们的称赞。
道路畅通了,体育场投入使用了,给我们刚果(金)的普通老百姓带来了获得感、幸福感。每当我穿梭在卢蒙巴大道上,游玩在卡莱米体育场时,我都会想起中国企业。
感谢中铁九局,正因为难得的工作机会,改善了我的居住和生活环境,之前我是在最偏远贫困的村里住着土房,如今,我已经搬到了卡莱米市郊,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我身边很多兄弟们经常说道:“我以前什么都不会,是中国人教会我更多的技能。如今,我会砌墙、会抹灰、会打孔、会安装、会盖房子,自己的家也变得温馨了。感谢中国人!感谢中铁九局!工程结束了,很舍不得,希望还有机会和你们再在一起!”
孙迪 宋鹏 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