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4版
发布日期:2022年10月20日
我是“铁三代”
文章字数:1,360
  二十八年前的一个秋天,我出生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车务段小岭火车站的一个铁路人的家庭。打记事起,我就知道家里几乎所有的成员都工作在铁路战线上。如巨龙般呼啸而过的火车,响彻夜空的“轰隆隆”的汽笛声,伴随着我整个童年。我的家庭虽然不富裕,但却充满阳光其乐融融,长辈们把青春和汗水无私奉献给了铁路事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我,也让我积蓄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让我深深热爱着自己的工作。
  我的姥爷包志权,自1953年参加工作以来,先后在中铁三局参与多项铁路建设,在沈阳铁路局锦州车务段任职信号员、调车长等职务,在哈尔滨铁路局阿城车务段小岭火车站任职站长,于1993年光荣离休。197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的他,在党和国家的培养下,勤勤恳恳、清正廉洁、生活俭朴、克己奉公,奋战在铁路工作第一线已40年有余。
  他的一生,是艰苦奋斗的一生。他曾漂洋过海奔赴非洲,穿越高山峡谷,穿越河流森林,不远万里参加难度巨大的坦赞铁路工程建设,被授予“援外战士”荣誉称号。他舍小家为大家的情怀,让同事戚友纷纷为之动容。他的一生,是跌宕起伏的一生。“文化大革命”期间,他被打成了“右派”,并以“反革命罪”被关押。十年浩劫,劫后余生,直到文革结束,才最终被平反,在首都北京被毛主席和周总理亲自接见。他的一生,也是传承延续的一生。他对后辈们从严教导,以博大宽厚的胸怀,深深地影响着后辈们的为人为事。直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刻,还在叮嘱我们努力工作,争取早日入党,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在他的带动下,我和我的家人们也毅然决然地投身于铁路工作和工程建设之中,希望像他一样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光和热。
  成年以后,我的母亲和舅舅们从姥爷的手中接过了接力棒,也正式成为了铁路和中铁职工。他们从小受姥爷的影响,不论高温酷暑,不论刮风下雨,不论暴雪严寒,始终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我的母亲包丽辉曾是一名铁路装卸工,当时的煤炭和货物运输全靠人力装卸,工作强度大,十分艰辛。抡着铁锹,推着三轮车,佝偻着背,不分昼夜地装卸货物,脸上沾满或黑或白的灰尘,汗水浸湿衣背结成晶体,手上布满老茧和伤口,是年幼的我对母亲的第一印象。但谁又曾想过,母亲也曾是唱得一曲好歌,写得一手好字,远近闻名的才女呢?在我的记忆里,她总是任劳任怨,工作永远冲锋在前,绝不落在别人后面,甚至不输给身强力壮的男人。
  时光荏苒,岁月更迭。2018年,我也光荣地成为了一名中国中铁员工。受长辈们的耳濡目染,我下定决心也要把自己的一生奉献在工程建设中,像无数中铁人一样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星光不问赶路人,历史属于奋斗者。生逢伟大的时代,我见证了祖国在党的领导下繁荣发展,也见证了我们的企业在祖国的壮大中不断攻坚克难,挑战了一个又一个不可能,创造了众多的业内第一。作为一名基层党务工作者,作为一名中国中铁青年员工,我更感到责任如磐,使命在肩。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用手中的纸笔讲好项目建设故事,用相机镜头记录每一个感人的瞬间,让党务工作融入生产、服务生产,提升党建“软实力”筑牢项目建设“硬支撑”。我会继续发扬中国中铁“开路先锋”精神,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以饱满的热情和踏实的干劲为企业发展和国家富强作出自己的贡献,用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我既不是“富二代”,也不是“官二代”,但别人问起来,我总是骄傲地说:“我是一名铁三代!”
  丛慧欣 中铁上海局华海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