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4版
发布日期:2022年04月14日
追寻爷爷的足迹
文章字数:948

  我在参与红乌电气化改造项目施工时,驻地在新疆哈密,天气干燥,买了苦甘露茶喝,先泡出的茶是苦的,但随着一遍遍续水,微微泛黄的茶水竟带有丝丝甘甜余味,喝茶时就会想起小时候蹭爷爷茶水喝的往昔……
  我的爷爷是一名铁路工人。因为参建了新中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宝成铁路,觉得值得纪念,于是给自己改名为:李宝成。我从记事起,爷爷就退休在家,他爱喝茉莉花茶,我一边期待爷爷快点向茶壶里续水,喝“清茶”,一边听爷爷讲过去的事。他经常回忆,在旧社会,辛苦劳作一年都吃不饱,闹饥荒的时候人们挖草根、剥树皮、煮皮带……说着说着就时常哽咽,甚至落泪。
  爷爷在机缘巧合下成了第一代铁路工人,入职后的第二年,爷爷就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还通过职工夜校掌握了常用汉字。爷爷说,正是因为共产党让他过
  文艺园地上了以前做梦也想不到的好日子,把他从一个贫苦人家的青年变成了光荣的铁路工人,因此他常说:“党的恩情比海深!”
  2010年6月,我分配到新疆工作,到了工地发现一眼望不到头的戈壁浩瀚荒凉,紫外线强度高,若有沙尘天气更是苦不堪言。趁着过年回家,我向父母有意无意诉说环境的恶劣、条件的艰苦、自己的胆怯……爸爸说:“想想铁路先辈们走过的路,你爷爷那时候修铁路、挖隧道可都是全靠人工呢!住的是油毛毡棚,吃的是粗茶淡饭,你是铁路人的子女,应该承担自己肩上的责任。”
  再回新疆,去哈密至红柳河的工地,广袤的戈壁,没有水电,没有人烟,没有树木,但是我们的建设者建起了一座座直放站、变电所、信号楼,我感受到建设者的伟大,也为我是一名中铁人而自豪。站在茫茫戈壁,眼前的铁路蜿蜒千里,那急促清脆的集合令,那雄壮的劳动号子声,那热火朝天的攻坚场面,给人以巨大的鼓舞!作为一名党员,这份工作带给我的心灵成长、意志磨炼是不言而喻的。有了这段在边疆的岁月,心中便有了一个坚定的信念,无论什么样的困难我都能担当,无论什么样的艰险我也能跨越!
  2020年6月,在脚踝伤势未愈的情况下,我到宝成线防护工程采访,想着要走爷爷当年走过的路,内心无比激动。我想坐运货索道下山,雨后的石阶实在太难走,但在同事的鼓励下,还是跟在队伍后面咬牙坚持走了下来。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爱国奉献、艰苦奋斗、创新创造、勇争一流”的精神更应该成为每一位铁路建设者的座右铭,让青春在奋斗中磨砺,在磨砺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