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3版
发布日期:2022年04月14日
外籍员工的阳光生活
文章字数:1,154
  “比燕”的发音在法语中是“好”的意思,也是中铁资源绿纱矿业硫酸厂外籍员工帮嘎经常挂在嘴边的话。接受采访时,他一边不断地说着“比燕,比燕……”,一边展示着公司刚刚发放的新工作服和劳保鞋。定期发放工作服和劳保用品对于中国企业的员工来说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了,可在帮嘎这些非洲刚果(金)当地人眼里,真的是比过圣诞节还要高兴。帮嘎说“穿着新衣服下班,走在路上都会被绿纱镇上的人们羡慕。”
  “自从来到中国企业,我们吃饭的‘饭碗’更结实了,心里更踏实了。”帮嘎说,在绿纱矿业没来之前,当地人很多都是通过手工采矿补贴家用,自己辛辛苦苦的劳作,得到的报酬少得可怜。“我们很多人也会烧制一些木炭,然后用自行车运到利卡西或者卢本巴希出售,来回最快也要一天一夜,去的时候带着干粮,有时候干粮吃完了就得饿肚子。烧制木炭的人多了,城里人就疯狂压价,但是不卖的话就得再等几天……晚上还要在路边抱着木炭睡。”提起那些心酸的经历,帮嘎眼中有些失落的感觉,默默地低下了头。
  “但是,中国企业来了后,帮助我们过上了不一样的日子!”突然,帮嘎抬起了头,有些兴奋地说“中国企业在我们这里招募了很多当地人,每天上下班有班车接送,衣服和工资都按时发放,连吃的玉米面公司都会考虑到,已经完全不用为生活发愁了。”说着,他从上衣兜里拿出一张照片,向大家介绍他的家人,照片上几个孩子穿着漂亮当地民族服装笑容满面。他说,当地居民每家基本都有四五个孩子,家庭开支很大,但是中国企业来到这里给了他们工作机会后,已经感觉没有什么压力了。
  帮嘎说,以前镇上的当地居民很多人都穿着国外运来的五花八门的旧衣服,有的还穿着玉米面包装袋简单缝制的衣服,很多人鞋子都是捡旧轮胎粗加工的。自从绿纱矿业在当地投资建厂后,让很多当地人都能过上了体面的生活,连镇上的居民也因中国企业对周边居民的援助慢慢富裕起来。“公司给我们镇上供水供电,帮我们做了很多好事,以前哪里敢想用上电视机、电冰箱这些东西啊,如今这些梦想都实现了,特别是在公司工作的当地人中,很多人都用起了手机……”提起中国企业给当地人民带来的变化,帮嘎非常兴奋,好像有说不完的话。
  “在绿纱矿业工作的每一天都十分开心,中国企业尊重我们的习俗和语言,中国师傅们经常会向我们请教当地语言,这让我感觉到中国人的谦逊好学。我们彼此之间也会交流一下双方国家的文化,从中国人身上我能感觉到平等与尊重,这也是我一直希望在这里长久工作的原因。”帮嘎说,自从中国企业来到了绿沙镇,小镇里的笑声更多了。
  “我周边的很多中国同事,他们漂洋过海远离家乡和亲人,但从不抱怨,他们用辛勤的工作来证明自己的价值。他们的工作态度和状态,给我了很大的鼓舞和动力,也让我的生活更加充实和快乐。”说这些话的时候,帮嘎的眼睛里透出真诚、感动,以及对未来的美好向往。 王建国 王文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