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铁八局三公司承建的贵阳南明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虽然现场有着数百名工人和10余台大型设备同时作业,但却看不到尘土飞扬的现象。放眼望去,工地外围围挡上每隔3米就有一个喷头,正在持续向空气中喷洒着水雾。这些水,来自项目部自建的雨水循环利用系统。
自动喷淋系统常见,但雨水循环利用系统却不多见。谈到这个“妙招”的由来,还要从项目“节能达人”、总工潘毅量说起。自动喷淋系统是解决建筑工地局部扬尘的有效方法,但也存在耗水量大、水资源浪费的问题。在项目建设初期自动喷淋系统投用后,潘毅量第一时间便注意到了这件事。
与此同时,他注意到,工地所在的贵阳,雨水充沛,并且频繁的降雨也会使部分区域经常出现雨水汇聚,影响地面作业。可否在工地上建设“雨水收集井”,把丰富的雨水收集起来,让雨水“变废为宝”,供自动喷淋系统和工地洒水水源之一?潘毅量的想法很快得到项目部的回复:办。
2021年6月,项目部在工地上建成了4个“雨水收集井”,雨水可通过水沟及低洼地汇集至集水井、渗透至取水井,容量超过40吨。收集的水经过处理,检测合格后用于喷雾降尘、绿化灌溉、工程车冲洗等。这项创意,不仅使项目节约了成本,还践行了绿色环保的目标,实现了低碳高效,并增加了项目的“颜值”。
今年进入3月后,贵阳气温骤升,喷淋系统是否也能帮助降温?针对系统的控制功能,潘毅量介绍,这套系统的核心是一套兼有定时和扬尘监测两项功能的控制系统,在炎热的夏季,系统将设定在12点至17点自动工作,帮助施工现场位于直晒区域的工人防暑降温,省事、环保又节能。
“该设备投用至今,虽然节约的资金不多,但用水实现一定程度自循环,减少了自来水需求,这是很现实的动力。”提到雨水循环利用系统,项目经理李国兵说。
通过循环利用提高利用率实现传统施工企业节能降耗目标,不失为一个好途径。如今,化雨水劣势为节水优势的潘毅量又有了一些新的思路,在提高砂石料、钢材及水、电的利用率上开始了新的研究。项目负责人表示,为实现“双碳”目标,项目部还将在“大胆闯”与“敢于试”中继续探索。 胡小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