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4版
发布日期:2021年12月23日
“超级工程”日争新创新创效强核心
——“青春该有的样子”系列报道之二
文章字数:2,870
  中国中铁首届“向上向善好青年”由30位来自不同战线的优秀青年组成。其中有10名“创新创效”好青年,他们坚持奋战在科技创新、产品研发、技术壁垒攻关一线,用智慧与汗水攻克“卡脖子”的关键核心技术,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贡献中铁青年的力量。 

  当铁路施工需要在大坡度、小曲线、隧道口、双桥台等特殊工况下铺架时,中铁三局线桥公司铺架研发技术中心主任徐超给出他的答案。作为一名奋战在技术创新、企业壁垒技术攻关阵地的“老兵”,他组建科技攻关小组,深入现场调研,研制出国内首条轨枕智能生产线,成功解决铺架难题,极大提高了施工效率。11年来,他累计组织开发专利80余项,省部级工法39项,推动企业核心竞争力快速增长。 

  今年,隧道行业“奥斯卡奖”——国际隧道与地下空间协会“年度青年隧道工程师”奖入围名单出炉。中铁十局科技与信息化部副部长张转转成为中国自该奖设置以来第一位入围、从事隧道施工的青年。参加工作以来,他参与多条铁路、公路、过江隧道建设,开发多项创新成果为国内首次采用并被广泛应用,先后获得发明专利12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省级工法3项,荣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4项,省部级以上优秀QC成果12项,出版工程专著4本,并在世界隧道大会、中国隧道大会等国内外重要学术论坛分享。除了本职工作,他还兼任中国图文学会BIM专业委员会委员、浙江省土木建筑学会地下工程学委会委员、山东大学校外研究生导师,用自己的隧道施工经验和专业知识技能助力中国隧道行业更好发展。 

  中铁大桥局桥梁结构健康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第三研究所副所长王翔,是清华大学固体力学专业2010级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加入中铁大桥局桥梁科学研究院,用专业知识破解桥梁前沿科技难题。他长期扎根在科技研发一线,主持研发结构动态位移图像识别测试技术、高速铁路高精度位移沉降自动实时监测技术、桥梁检测机器人等科研成果及产品,先后主持、参与10余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课题,取得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人生就是一个炼钢的过程,只有经受磨砺,才会更加坚强。”这是中铁隧道局科技设计与信息化部科长、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秘书冯欢欢刚参加工作时,为自己写下的话语。参加工作10年来,他作为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盾构及掘进技术创新团队”成员,始终将自己的研究扎根在施工一线,长期围绕国家重难点隧道工程建设,开展隧道及地下工程装备与施工技术的研究与管理工作。他针对软弱破碎围岩等复杂地质条件下掘进参数与地质不匹配、盾构掘进方向不可控、TBM掘不进等现象,带领团队开展深入研究,建立载荷顺应特性模型,完善复杂地质条件下盾构、TBM装备地质适应性及其掘进参数选型方法,并成功将研究成果应用到高黎贡山隧道、引汉济渭引水隧洞等国家重难点工程建设中。 

  李晓军现任中铁高铁电气装备公司技术应用中心副主任,先后参与完成“风区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系列零部件研制”等多个重点项目,该系列零部件产品已在兰新二线、莞惠城际、深茂铁路等线路中投入使用。2014年,他作为主要设计人,带领团队完成时速160公里的电气化铁路隧道内刚性悬挂系统零部件项目研发,设计出一套全新的接触网刚性悬挂系统零部件产品。该系列零部件产品在京津城际等线路中投入使用,创造直接经济效益近千万元。 

  拥有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工作室是一种怎样的体验?中铁建工建安公司“李解创新工作室”主任,兼任装饰直属分院BIM深化部部长,李解用实际行动给出答案。作为“李解创新工作室”领军人,他带领团队成员深入开展“数字建造、智能建造、智慧建造”技术研究,成功创建企业预制加工数据库,首创“基于BIM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建造技术”,形成“DDIC数字化建造技术、DMBP装配式施工技术和CIMP集成管理平台”,研发数字化加工设备3台,取得实用新型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8项。他通过不断创新改变传统生产方式,为企业打造“数字化传递预制化装配”新型施工管理模式。 

  2015年,俄罗斯莫喀高铁项目启动,作为俄罗斯唯一一条设计时速400公里的高速铁路,项目建设对于促进俄罗斯经济发展和中俄两国友谊有着重要意义。中铁二院土建一院岩土所副所长张东卿时任项目路基专业负责人,时常远赴俄罗斯办公。俄罗斯设计审查与国内有很大不同,没有审查依规解释、据经验阐述的习惯,需要设计团队从源头一步步推理演算,再辅以工程类比。为了应对刨根问底的论证要求,张东卿带领团队加班加点,在短时间内编写基床结构、表层沥青混凝土封闭层、沉降计算、桩板墙等多项专题报告,与俄铁业主、分包商、高校教授据理力争,为设计文件通过各级审查奠定基础。除了莫喀高铁,他先后担任川藏铁路、成渝中线、成贵铁路等多个重点项目专业负责人,设计开发岩溶整治设计、预可研辅助、组合桩设计等多项专业软件,大幅提高施工生产效率,取得多项国际领先的成果,为企业科技创新作出突出贡献。 

  过去一段时间,国内既有线铁路隧道病害整治以人工为主,作业强度高、效率低且安全性缺乏保障。中铁科研院西南院技术经理袁玮针对现状,研制出了运营隧道钻孔、衬砌开槽、衬砌凿毛及既有线轨道走行设备,并在某运营病害隧道整治工程中首次成功试用。该系列病害整治设备具备在既有线上快速上下道及快速自行走功能,具有伸缩机械臂,空间自由度控制灵活,首次实现铁路病害隧道衬砌钻孔、开槽及凿毛全断面机械化作业,大幅提高施工作业效率、质量和作业安全性。长期一线科研和生产工作经历,袁玮积累了丰富经验,多次主持、参与国家科技部、中国铁路总公司、中国中铁和四川省等重点科研项目,获得各类科技奖10余项,国家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及软著28项,极大地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从雪域高原到深海隧道,从冰封北疆到酷暑南国,中国盾构已经成为中国走向世界一张“金”名片。作为盾构设计、生产的领头羊,中国盾构施工已经向智能化、数据化、信息化转变。中国中铁工业工程服务公司科技分公司总经理段文军作为科技创新带头人,成功研发国内首个盾构施工智能化、数据化、信息化平台——“盾构云”平台,为盾构机装上“千里眼”。该平台目前接入盾构机次数约400次,平台实时监测盾构机数量270台,约占全国在用盾构机数量的五分之一,共计为地下工程盾构施工创造价值近亿元。此外,他坚持“跨界技术创新”,创效硕果累累,研发盾构施工组合式可折叠步梯、盾构隧道清洗装置、管片注浆栓、盾构智能冷风系统等20余项创新产品,助力盾构施工行业更加高效安全。 

  作为“创新创效”好青年中唯一一名女将,中铁设计航遥院科研开发部部长方杨自入职以来便从事科技创新、产品研发工作。她主持完成“基于物联网与云计算的自动化监测系统”研发,综合应用物联网、云计算、5G、测量机器人、北斗及多传感器融合实现了全天候无人值守全自动化监测,其综合成本仅为人工监测的十分之一,实现保安全、保质量、提效率、降成本目标。她主持完成的多项研发已应用于多条铁路干线、城市轨道交通勘察、设计、施工及运营各阶段。 

  近年来,中国中铁团委始终高度重视青年人才培养,青年典型选树,使其成为建设青年人才队伍的重要举措。通过开展选树表彰活动,引导青年争当“开路先锋”,为打造一支“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青年人才队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王泽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