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2021年06月25日
央企楷模 责任担当
中国中铁员工受邀参加中宣部中外记者见面会
文章字数:830
  北京讯 6月21日下午3时,中共中央宣传部举办“央企楷模责任担当”中央企业党员代表中外记者见面会,党的十九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首届央企楷模、中铁一局五公司测量工高级技师白芝勇出席见面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对于如何在日常工作中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白芝勇表示,作为一名基层一线党员,作为国有企业的一份子,越是在艰险的时候,越要体现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2012年,南京市纬三路过江隧道开工建设,作为当时世界上地质最复杂、水压最大的一座隧道,测量工作要确保误差不超过50毫米,否则就会造成价值上亿元的盾构机的损坏。如此小的误差,很多测量人员都望而却步,白芝勇却第一个站出来表示愿意前往。在充分考虑了长江两岸潮涨潮落、偏压、水压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后,白芝勇制定了“三定一线”工作法,保证了盾构机在水下穿行了900多天后以仅12毫米误差的高精度贯通。
  对于如何培养青年人才,白芝勇表示,青年人培训时要突出业务能力培训和思想道德教育。作为一名出生在改革开放元年,工作生活在国家基础设施大发展时代的“幸运者”,他非常感恩时代给予了他学习、成长和成才的机会。作为一名被党、国家、企业培养多年的技术人才,他更愿意把自己多年所学传授给当下的年轻人。
  对于如何理解自身从事的工作和家庭之间的关系,白芝勇表示,不能经常在家孝敬老人、照顾妻子、陪伴孩子,这是工程测量人的常态,但始终为爱坚守也是自己这些年的真实经历。
  对于如何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白芝勇表示,工匠精神他更多的理解就是精益求精。在必须符合高速铁路0.3毫米内的误差标准,同时还要考虑灰尘、空气湿度、折光等多方面要素的条件下,为了得到最精确的数据,测量人员需要对仪器进行精准把控。曾经,为了实现架设仪器最快50秒的目标,白芝勇将仪器架设分三三工作法,就是对中粗平最多三次,精平检查最多三次,然后用秒表计时,一次次反复训练,一次次打破自己纪录,一点一滴地挖掘自己的潜能。白芝勇强调,只有在工作中始终执着追求,才能真正做到精益求精。  (吉祥庆 张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