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张线见证了中国铁路的发展,也见证了中国综合国力的飞跃。回望百年历史,更觉京张高铁意义重大。”习近平总书记在京张高铁开通运营之际所作重要讲话,让张民栓至今说起时,依然感到很自豪。作为参建者之一,他当时是中铁三局京张铁路六标项目部经理。自从2016年参与京张高铁建设,他就肩负企业使命,下决心将精益建造的理念贯穿项目建设始终,带领团队朝着建设百年工程、精品工程的方向砥砺前进。
勇于创先争优
虽然京张六标没有列入全线的重难点、关键性工程,但是张民栓不甘心仅仅作为配角,而是一进场就秉持创优争先意识,力求在工程进度、工程质量方面干出亮点。
京张六标较其他标段进场较晚,没有争得先机,要想创造全线第一几近不可能。但张民栓凭着一股不服输的拼劲,带领团队快速规划部署前期各项工作,责任到人,并紧盯执行落实。取得了进场22天率先通过拌合站和中心试验室验收、进场25天灌注全线第一根钻孔桩的亮眼成绩,还创造了梁枕场“2个月临建、2个月出梁、3个月取证、4个月全面生产箱梁”和35天建成智能化铺架基地等多项纪录,在全线起到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他坚持开工标准化,推行“样板引路、首件先行”,要求各环节、各部位必须做到“第一次就做对”,杜绝因质量问题而返工。在这方面他也从不给人以商量的余地,严苛的管理让他在协作队伍中留下了“黑脸”的印象,没有一个人敢在标准和质量方面向他求情,“标准不能降、质量不能低”这是他坚守不变的底线。
在张民栓和项目团队的共同努力下,他们率先通过了铁路总公司工管中心组织的桥梁下部工程、路基综合段、箱梁制运架、无砟轨道等全线首件评估,并在全线推广学习。
敢于担当作为
针对项目施工过程中的重难点,张民栓总是亲力亲为,以身作则。他在项目强力推行“四个一”管理制度,即:每周一次现场办公、每周一次周计划周考核、每周一次教育培训、每周召开一个专题会,目的就是要求项目党员干部管理重心下移,控制关口前移,及时发现解决现场存在的问题,保证工程顺利推进。
受110kv高压线迁改和沙城站1.3千米拆迁群等影响,京张六标新保安特大桥支架转体和悬臂连续梁施工,以及沙城站拆迁还建路基施工,严重制约架梁通道。为此,张民栓坚持每日现场办公,统筹调配资源,优化方案,定人定责定节点,克服天气和地质影响,赶在冬期施工前完工,保障了架梁总工期,得到铁路总公司贺电表扬。
勤于智能创新
除了保持传统建造技术精益求精,张民栓认为智能化建造是未来高铁施工建造技术的必由之路,因此,在京张高铁的施工中,他在智能创新方面着实下了一番功夫。
他主持研发了“智创工程”综合管理平台和长钢轨群吊的固定门吊集成系统,开发了梁场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和架桥机信息化管理云平台,引进了铁路工程运输调度指挥系统等,将大数据、信息化技术很好地与线下生产相融合,有力促进、提升了项目整体管理水平。
“将京张六标怀来轨枕场打造成为行业智能示范基地。”朝着这一目标,他带领团队对双块式轨枕生产的关键环节模具清理、脱模剂喷涂、预埋套筒安装、产品外观检验、成品养护等9道工序进行了自动化升级,并成功研发全自动双枪喷涂机、全自动套管锁付机、模具清洁机器人、全自动残渣吸附机、裂纹智能检测标识系统等,有效提高了枕场生产效率,节约了生产成本。在施工过程中,项目部先后迎接了京霸、京滨、京津冀、广铁、俄罗斯、印尼、老泰等国内外建设、施工单位的多次参观交流,均对京张六标进行的轨枕智能化生产创新应用给予高度评价。
此外,项目部广泛开展工装工艺创新,形成路基边坡成套技术、桥梁智能养护系统、连续梁四定技术、无砟轨道施工智能化技术等,研发应用工装工艺革新39项,大幅提升了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也在全线树立了典范。
四年里,京张六标荣获全线关键进度节点“十九项第一”、省部级集体奖项7项,取得信用评价四连冠。张民栓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他对高铁精益建造理念的执着追求。他也因此荣获中国中铁“京张高铁建设先进个人”称号。
季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