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2020年09月29日
大柱山隧道的“顶梁柱”
文章字数:3,116
 

《人民日报》记者江琳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四周年之际,《人民日报》社推出“深度关注·国企践初心担使命”专栏,专题报道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取得的成效。经国务院国资委党建工作局推荐,中国中铁项目党建工作有关经验被列为重点宣传报道课题。9月29日,《人民日报》刊发通讯《大柱山隧道的“顶梁柱”》,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报道了中国中铁项目党建突出成效,以及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情况。现将报道全文予以转载,以飨读者。希望全公司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积极学习借鉴,善于学习创新,勇于担当作为,甘于拼搏奉献,为把中国中铁建设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在祖国的西南边陲,与澜沧江十字交会的大瑞铁路(大理至瑞丽)正在紧张施工,计划2023年底全线通车。届时,沿线的保山、龙陵、漾濞等县市将结束不通火车的历史,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
  这是一条隧道和桥梁占比75%的铁路,其中最困难的部分,当属保山段内穿越横断山脉的大柱山隧道。今年4月28日正式贯通的隧道,全长14.48公里,修了12年。
  隧道穿过6条断裂带、5处岩溶发育地段、3条褶皱构造段、30多种不同的围岩,综合了国内复杂断层、突泥涌水、软弱围岩大变形、高地热、岩爆等几乎所有长大隧道的风险,被称作“极高风险隧道”。
  攻坚克难,关键时刻看党员。作为施工单位,中铁一局以项目党建为抓手,用党组织的组织力、凝聚力、战斗力带领党员职工在艰苦环境下持续奋战,取得了隧道工程施工的一个个突破。 

“我是党员,我在前面!”
12年里,90%的时间在与突泥、涌水做斗争

  
  日前,记者来到大柱山隧道,探寻这段12年的奋斗经历。隧道已贯通,但用于排水、紧急救援的平行导洞内,积水仍然汇成了小溪。
  “水就没间断过。”时任隧道项目经理、党支部副书记姜栋说,因为地质条件复杂,隔几米可能就遇上不同情况,稍有不慎就是灾难,“12年里,90%的时间在与突泥、涌水做斗争。”
  当年项目有15名共产党员,与项目同步成立了党支部。每个党员独当一面,设置了15个党员先锋岗,还有3个红旗责任区。调兵遣将,是为了确保哪里有急难险重任务,哪里就有党员冲锋在前。
  施工刚进行到1公里处,就来了个“下马威”——燕子窝断层。
  时任二工区总工程师、党员韩方瑾记忆犹新:“断层内夹杂着泥和风化的石头,手一捏就碎,在断层施工就像在嫩豆腐里打洞,不小心还遇到泥石流喷涌而出,大小突涌不计其数。”
  一次施工中,燕子窝掌子面顶部突然裂开直径约60厘米的溃口,不到10分钟,突涌的泥浆就没过膝盖,溃口持续扩大。如果不及时封堵,周边岩层可能坍塌,后果不堪设想。
  “我是党员,我在前面!”撤出来的人群惊魂未定时,韩方瑾就带着党员抬起水泥袋、蹚着泥浆冲了进去。一呼众应,大家也都跟着一起上前堵豁口。4个多小时奋战,码了10多吨水泥和沙袋,才排除了险情。
  后来大家才知道,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处理突泥是家常便饭。“最大的一次,从掌子面涌出的断层泥渣,瞬间将十几吨的挖掘机推出几十米。”韩方瑾回忆道。
  不仅突泥,因大量涌水造成的险情也不少。有一项统计,12年中,隧道总涌水量达3.1亿立方米。
  “涌水控制不住,水倒灌了!”一次,掌子面突然大量涌水,仅5分钟,水就从膝盖漫到了腰间。工人有序撤离,时任三工区总工程师、党员陈志强却拿起救生衣往里跑。他是去查看情况,以便尽快组织抢险。
  “我在前面,我知道怎么操作,大家跟我来!”确认可以抢险后,陈志强带着40多名党员职工再次进入,开始堵口、抽水,与涌水奋战了整整4天4夜。
  “他往前冲得最快,党员干部都上去,大家心里就踏实了。”项目职工高飞说。
  “关键时刻能站出来、危急关头能豁出去。”中国中铁党委副书记王士奇说,在集团上万个项目中,设置“红旗责任区”“党员先锋岗”是一项经常性的制度,有利于发挥党员在急难险重任务时的先锋模范作用。 

“不能被困难吓倒!”
与困难对垒,党员攻关小组取得5项国家专利

  
  断层、突泥、涌水、高温……挑战一个接一个,先后有500多名专家来到大柱山隧道,几乎所有的专家都有一个基本判断,难度太大,很多时候只能提出指导性的建议。
  项目党支部成立党员科技质量攻关小组,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解决。
  燕子窝断层内泥沙破碎,既软又烂,施工艰难,还容易造成泥石流。“想办法稳固开挖面”“提前往岩层注浆”“注浆孔打多深,角度如何”……根据施工情况,党员攻关小组收集数据、研究讨论、反复测试。
  一度遇到了钻孔不成型、浆液进不去的困境,眼看着问题无解了,关键时刻还是攻关小组坚持:“不能被困难吓倒!”为尽快找到解决方案,他们很多时候一直熬到凌晨三四点,累了就靠墙休息。
  反复测试、改进方法,最终,攻关小组研制出了一种三段精准注浆装置。“以前注浆效果凭天意,这种装置能精准释放浆液,提升加固效果。”姜栋介绍,仅此一个工艺,就有三项成果获得国家专利。
  经历多次大涌水后,项目组认定,反坡段排水是必须解决的问题。陈志强带领攻关小组查阅大量技术资料,反复核对图纸。为验证方案可行性,攻关小组的党员们长时间泡在淹过脖子的水中,观察水管和水泵排水情况。
  “那段时间基本住在隧道里。”陈志强说。最终,他们成功解决了平均5万立方米/天的反坡排水施工技术难题,在几次大的涌水中,未出现人员和机械损失,确保了施工安全。
  创造国内单线铁路隧道采用钻爆法施工独头掘进新纪录,攻克特长隧道贯通控制测量技术难点……12年,在与接踵而至的困难对垒中,党员攻关小组先后取得国家专利5项、国家级质量控制成果4项、省部级质量控制成果3项。
  据介绍,当前有2000多个像这样的党员攻关小组,活跃在中国中铁重点工程项目和科研攻关任务中。 

“让保山人民早日坐上火车!”
必须完成任务,这是央企的责任

  
  4月28日,随着一声爆破,大柱山隧道贯通。几十名男儿挥舞着党旗冲进隧道,跑着跳着,相拥而泣。“我们没有辜负期望!”泪水溢满了姜栋的眼眶。
  与当地群众长期相处,姜栋从他们眼中读出对铁路的期盼。“身为一名党员,把隧道打通,让保山人民早日坐上火车,就是我来这里工作的目标。”姜栋说。
  坚守,靠觉悟,也靠组织。困难接连不断,工程工期从原计划5年延长至12年,生产材料、人工费用大幅攀升。项目党支部及时向集团党委申请支持,集团态度坚决:“必须完成任务,这是央企的责任。”
  为鼓舞士气,项目党支部一班人都成了思想政治工作的行家里手。“组织这么支持,我们不能输”“要是隧道打通了,谁都佩服你”“家里有困难尽管说”……支部委员时常了解职工思想、工作动态,帮助解决困难;还经常举办生日会、组织家属到项目部反探亲、为困难家庭捐款等,让大家感受到温暖。
  “待久了,这里就像自己家一样。”职工何乐说,“之前有过动摇,但多次隧道抢险下来,感觉这个团队不一样。我也从一名普通技术员成长为工区副总工,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把普通员工培养成骨干,把骨干发展成党员。项目党支部开展“导师带徒”活动,由老党员、老员工带领新党员、新员工干。如今,项目上的骨干平均年龄35岁,隧道贯通后,姜栋、杜力军等人先后被提拔任用;12年来,韩方瑾、雷腾等10余名优秀员工光荣入党。
  当前,中国中铁在建铁路、公路、地铁、高层建筑等国家重点工程项目1万多个,员工30万名,在职党员12.2万名,工程项目多、人员流动大。集团党委通过项目党建抓基层、强一线,坚持“支部建在项目上、作用发挥到现场”,充分发挥项目党组织在重大项目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为了一条7分钟车程的隧道,党支部带领团队在危险、黑暗的隧道中拼搏了4000多个日日夜夜,体现了共产党人的责任、担当、血性、坚守。”王士奇说,集团也将以他们为标杆,持续深化各大工程项目的党建工作,在重难点工程中砥砺奋进,彰显央企的责任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