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20年09月04日
筑梦百年丰台站
——中铁六局丰台站改项目施工纪实
文章字数:3,003
 
在封锁点内,近4000名作业人员、50台大型机械设备在狭小空间内轮番上阵,施工组织协调难度极大。图为8月29日“空地一体”施工场景。 郭鹏

8月30日,京沪、京广线普速铁路正式拨入新建北京丰台站后,首列火车通过丰台站。 王兵华
  8月30日18时,经过中铁六局3800多名建设者连续8个多小时的奋战,我国首座采用高速、普速客运车场重叠布置的大型客站——北京丰台站改项目控制性工程京沪、京广线普速铁路正式拨入新建丰台站内,为2021年底丰台站正式开通运营奠定了坚实基础。
  18时36分,随着首趟K5222次列车顺利穿行,这座1895年修建的百年老站,经过史无前例的大改造,又开始逐渐焕发生机与活力。 
  

步步为营——“三步过渡”规模空前

 
  相比于新建工程,改建项目施工往往更复杂、难度更大。而丰台站又处于北京城市中心区域,在此实施大规模既有线施工,可谓难上加难。施工协调会上,建设者们常常为了一道工序、一个节点而争论不休。他们绞尽脑汁,就是为了寻找最佳解决方案。
  为了满足丰台站改建和高架平台、简支拱、行包库、主站房等相关结构物施工条件,中铁六局工程专家们精密演算,仔细推敲每一个环节,确定了“三步过渡”的施工方案,对既有京广线、京沪线、丰沙线实施改造。
  2018年8月,丰台站改项目实施第一步过渡施工,将京广、永丰、京沪上下行线拨至过渡线位,给跨西四环路的六线拱桥下部结构、行包库与站房等地下结构施工腾出场地;次年4月,第二步过渡施工,将西四环处既有京沪线位置北移,为六线拱桥下部工程施工腾出空间,同时也为地下行包库施工创造条件。
  如果说第一、二步过渡只是预热,那么第三步过渡就是前两步的“升级版”。这一步过渡施工规模庞大,也是铁路最高等级的一级封锁施工。
  “封锁施工,就像是一台精密复杂的外科手术,任何疏忽大意都有可能造成重大事故,不容有失。”封锁点之前的动员会上,中铁六局丰台站改一分部项目经理高海兵反复强调。
  8个小时的封锁时间里,近4000名作业人员、50余台大型机械设备轮番上阵,对京广线、京沪线上下行共4条铁路线2公里21个拨接口进行拨接施工,同时开通66组道岔,完成通信、信号、接触网、“四电”施工任务。
  至此,丰台站改工程最关键的控制性工程——京沪、京广线第三步过渡施工比计划提前30分圆满完成。 
  

防疫复产——攻坚创造“加速度”

  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劳动力、物资材料进场等都成了问题,也增加了现场管理难度,更影响到工期进度。
  特殊时期,中铁六局通过“点对点、一站式”包车接送返岗方式,解决部分劳务人员紧缺问题。在人员到达项目驻地隔离期间,项目部通过“云培训”、视频交底、在线答题等方式,做好人员防疫知识与岗前培训。
  正当工程施工步入正轨,掀起大干高潮之时,6月11日,北京新发地疫情暴发,同处丰台区的丰台站所在地列为高风险地区。
  工期紧迫,疫情防控更不容有失。
  在中国中铁正确部署和领导下,中铁六局深化开展“抗疫情、保增长,大干100天”专项劳动竞赛,誓把疫情耽误的工期抢回来。参与工程建设的北京公司、天津公司、电务公司、建安公司达成共识,“不讲条件、不提要求、快速推进”。
  在第二次疫情期间,4000余名管理、劳务等人员全部进行了两次核酸检测,确保了疫情防控到位、员工安心在岗,推动了生产活动平稳有序。
  6天填筑道砟3.1万立方米;13天改建线路4.79公里、铺轨4.6公里;20天浇筑承台7座、墩柱22座,填筑路基6万立方米……
  一路披荆斩棘、一路所向披靡。精心防控、科学组织,中铁六局在保障员工身心健康的同时,推动了工程进度不断提速。 
  

打破常规——“办法总比困难多”

 
  工期紧、任务重、场地狭窄、环境复杂、各专业交叉作业频繁……面对种种难题,中铁六局丰台站改指挥部指挥长王广太认识到,要想兑现工期承诺,必须争取主动。“有条件要上,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一句动员,铿锵有力。他们胆大心细,打破常规,勇闯道道难关。
  征地拆迁是阻碍施工生产的头号难题,也是最棘手的问题。“丰台站地处北京市四环以内丰台区中心地带,征用土地数量庞大、房屋住户拆迁密集……”面对紧迫的工期,负责征拆工作的中铁六局丰台站改指挥部副指挥长倪梦红既无奈、又着急。王广太找到业主,把面临的困难一一列出,寻求协助,针对重难点各个击破。
  项目部各办公室随处可见张贴的工程平面布置图,上面详细标注了各类施工内容。每完成一项工作,技术员就用记号笔标注出来,图上留下印记最多的部分就是丰台特大桥。该桥布置为双层高架车场,高架平台采用框架柱网结构体系。这种设计结构新颖、工艺复杂,是中铁六局实施的该类工程首个案例。
  万事开头难,却难不倒有心人。2017年,施工技术准备期间,指挥部多次召开专家评审会,研究并优化施工方案。项目部就此项施工,利用BIM软件不断模拟、演算和调整,一套合理、经济的施工方案跃然纸上。
  4个足球场大小、便道只有2米宽的施工现场,最高峰要容纳140多台大型机械同时作业,拥堵无时不在。项目部制定了翔实的交通疏导方案,在行车道设置明显的、统一的导向警示标志,并调遣近30名“指挥官”指挥、引导车辆通行,有效协调了交通秩序。
  从工艺、工法等小改小革方面入手,将创新工作贯穿工程建设始终。尝到甜头的技术员们纷纷说:不怕事情难干,就怕有心人。
  信号楼是铁路运输的“神经中枢”。根据分工,此次封锁施工的另一个重要环节就是为信号楼更换信号设备联锁软件并复联调试。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解决山型槽运送慢的问题,是一道难题。
  技术人员集思广益,对山型槽实施“瘦身”,不仅让槽的尺寸减半,重量也只剩下五分之一。技术人员还设计出“独轮炮车”,运用杠杆原理为运输提供便利。此项“小发明”将工期缩短了3个月,节省了人工和机械费。 
  

不谈安全——“一切都是空中楼阁”

 
  “不谈安全,一切都是空中楼阁。”丰台站改指挥部党工委书记孟国利在现场一再强调,“越是工期紧、任务重,越要绷紧安全这根弦。”
  “三步过渡”涉及工务、电务等多个工种,需要各单位密切配合,每一个环节都不容有失。“施工高峰时期,现场施工人员多达4000余人,这代表的是4000多个家庭,他们都是父亲、丈夫、儿子,我们参建项目必须保障每一个人员的安全!”丰台站改指挥部副指挥长、安全总监郭政平说道。4月份,正是工程最吃紧的阶段,一场安全应急演练在施工现场展开。“工期虽然紧张,但安全培训不是浪费时间,只有安全得到保障,我们才能为工程争取更多的时间。”
  今年北京的汛期比平常年份有所提前,降雨量也多了三成左右。项目部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提前预警大雨、积水等安全隐患,以“安全生产月”活动为契机,组织员工抢修电缆,开展防洪抗汛应急演练。
  郭政平介绍,他管工地安全,有两件法宝,一是“监管分离”,一是“四不两直”。“监管分离”,是项目部安全监督和安全管理分开,安全总监牵头管监督,项目经理牵头管安全、抓落实。这个举措,让项目部安全工作有制度保障、有力度落实。“四不两直”,就是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他认为,这样做的好处可以发现不易察觉安全隐患,进而进行整改,堵塞管理漏洞。在这两个“法宝”的助力下,整个丰台站改施工安全平稳可控,安全形势总体向好。
  今天,再次聚焦北京的西南角,一座“超大码”的丰台站新站房正拔地而起,双层车场的设计让普速列车与高铁列车立体交会,“最能装”的地铁列车也将直通车站地下。相信用不了多久,丰台站将以“亚洲最大火车站”的头衔惊艳世人。而它所带来的,不仅仅是成倍增长的客货运吞吐量,更承载了中铁六局人铁路“筑梦”的光荣与梦想。 国利 朗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