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什么能在这么艰苦的地方坚守12年?”
“一个是我自己的性格原因,另一个可能是因为我们公司的‘争先’文化吧。”这是近期中央电视台17频道《遍地英雄》栏目在采访中铁八局一公司大瑞铁路项目部项目经理吴丽君时的一段对话。
近年来,一公司党委始终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推动企业科学发展的软实力来抓,注重行业特色文化建设,通过大力传承企业历史文化、实施员工关怀文化、打造独有的“桥文化”等,形成了具有一公司鲜明特色的企业文化。同时,公司党委在股份公司“勇于跨越,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和集团公司“内争先进、外争先行”的“争先”文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提炼出“锐意创新、敢为人先”的核心价值理念。以此凝聚人心,公司内部形成了浓厚的“争先”氛围,为企业优质高效发展提供了坚强的企业文化保证力。
传承历史文化铸就企业灵魂
“这个陈列室的资料真齐全,一圈走下来,我基本就把公司以前的发展历史都了解得很清楚了,能加入这么一个有历史文化积淀的公司,我感觉到很自豪。”2018年新加入中铁八局一公司大家庭的大学生李秉臻参观完一公司陈列室后说道。
百年企业靠文化,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精髓和灵魂。它是持续的,但也是艰难的。唯其艰难,故而更深刻,更能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强大而持久的精神支撑和智力支持。2017年,一公司党委在全公司范围内对与一公司有关的文字类、影像类、物品类、书籍类等历史遗存进行了广泛的收集。同时,大量采访了在一公司工作过的老同志,请老同志对一公司的发展历程进行口述。并将收集到的资料进行了整理,相继打造了一座历史陈列室、拍摄了一部纪录片。该陈列室定位为教育和展示功能,在展示一公司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的同时,也对新进大学生进行企业历史文化传承;纪录片《征途》反映了一公司55年壮美历程,将一公司悠久的历史文化根植于每一个员工的灵魂。
实施员工关怀文化凝聚人心
“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我给你们洗洗脚吧。”
“爸爸妈妈,这个桥墩是你们修建的吗?真壮观,长大以后我也要像你们一样,修建这么高的大桥墩。”
这些温馨的对话回荡在一公司项目部“走进工地,孝亲父母”反探亲活动现场,而这只是一公司实施企业人文关怀文化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一公司党委以“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员工”活动为载体,不断提升员工的精神境界和文化品位,通过开展“走近工地,孝亲父母”主题活动,增进了员工子女、家属与父母、亲人的情感交流,凝心聚力;结合安全生产月,开展了“关爱生命、幸福家庭”为主题的“平安家书征文和朗诵会”,增进了员工子女、家属对亲人工作重要性、特殊性的理解和支持,使员工感到温情暖暖;利用端午、清明、中秋等传统节日,在全司范围开展了“诵经典、学模范、发善心、送吉祥”为主要内容的道德讲堂活动;在全公司范围内打造“书香项目”,拍摄了反映工程人工作生活情感的微电影;2018年,首次在全公司范围开展了“年度人物”评选,使获奖员工有了走“奥斯卡”红地毯的自豪和荣耀。这些文化活动的开展,让员工们感受到了企业的关怀,进一步增强了员工们的凝聚力。
打造“桥文化”保持领先优势
长虹卧波,跨越天堑。这是人们对桥美学、功能、期许的赞美。桥是路的延伸,给人们带来交通的便利。桥能融入环境、美化环境,一座桥往往是一个地方的地标。
2015年以来,中铁八局一公司持续在桥梁建设领域精耕细作,打造了特色“桥文化”,针对公司这些年来在建桥领域的技术积累和人才储备,一公司党委明确提出对内要认真做好施工的每一个环节、每一道工序,努力建设质量过硬的精品桥;对外要加强与外部单位的交流合作,学习先进的科学施工技术,持续在桥梁施工领域保持领先优势。2018年9月30日由一公司承建的涪陵乌江大桥复线桥顺利通车,该桥采用“斜拉扣挂+悬臂浇筑+缆索吊装”施工,是拱桥中采用该种组合工艺施工的“亚洲第一拱”;2018年11月18日合龙的商合杭铁路跨淮河特大桥,创造了高速铁路无砟轨道连续刚构拱桥跨度世界第一,采用的施工技术和工艺,不仅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而且领先世界;这一系列成绩的取得,使一公司在中铁八局保持了桥梁建设领域的领先优势。中老磨万铁路两跨湄公河特大桥是“一带一路”上的重点控制性工程之一,建设期间受到了中老两国领导人的高度关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在调研琅勃拉邦湄公河特大桥施工现场时竖起大拇指说:“好样的!你们在国内练好兵,在国外取得成功,祝贺你们!”2018年,一公司党委拍摄了一部桥梁专题片,制作了一本桥梁画册,把一公司所建桥梁进行收录,将企业的“桥文化”进行固化,为企业持续保持桥梁建设领先地位提供了坚强的内生动力。
通过企业文化的打造和实施,中铁八局一公司人的精神面貌为之一新,正如一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冉兵所说:“中铁八局一公司是有优良的光荣传统的,几十年来沉淀了深厚的企业文化,我们必须要对一公司这些宝贵财富进行挖掘,进行传承,要实现股份公司、集团公司及一公司自身提出的发展目标,必须要以文化来凝聚人心、以文化来推动公司的发展。”2017—2019年,一公司不断刷新施工新纪录,创造了多个国内第一,乃至世界第一。获得了多项发明专利、国家级工法和优质工程奖。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创造了历史新纪录,在持续向好的道路上迈出了实质性步伐。
罗俊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