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赵, 今天该你值班了。记得九点前把过道和卫生间消消毒, 开窗通风。别忘记哈! ”一大早, 中铁一局建安公司武汉歌笛湖项目部留守组负责人曹生辉照例安排工作。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 歌笛湖项目留守人员每天坚持着这样的重复工作。“我们留守组一共10人, 其中包括员工家属2人。自武汉封城起, 大家一直坚守岗位。 ”
备好物资 阻击疫情
1月23日前后, 听闻武汉封城的消息, 项目部立即着手购买、 储备口罩、 消毒液等防疫物资。大伙兵分三路, 沿街挨个询问各大药店。经过多天的努力, 终于在一家离项目较远的药店买到少量的84消毒液、 酒精和口罩。
“实际上, 我们去的时候药店已经剩余不多了, 附近各个药店的防疫物资已经被市民购买一空。当时很担心, 要是买不到这些, 万一有人因此被感染, 没法向员工本人和家属交代啊。 ” 曹生辉说。
防疫物资到位后, 项目留守组人员在确认工地安保无管理漏洞的情况后, 按照政府要求, 自觉隔离。同时明确纪律和防疫措施, 每日坚持人人测量体温、 对驻地公共区域消毒;执行轮班负责制, 除完成工作任务外, 不许随意出门, 急需外出的要履行请假手续; 留守人员每人一间宿舍, 吃饭座位间隔1米以上, 避免聚集风险。
企业有爱 人心渐定
疫情初期, 由于对疫情的 “无知” , 个别人员反应过度, 稍有咳嗽, 就担心是否已感染病毒。“刚开始, 周围谁要是咳嗽一下或是打个喷嚏, 大家心里还是蛮害怕的。 ” 留守人员何超说。
公司领导时刻关注武汉项目人员身体状况, 不断通过电话、 微信等方式关爱慰问在汉留守员工。
“大家不要恐慌, 按要求做好隔离和自我防护, 科学防疫, 不信谣、 不传谣。 ” 建安公司副总经理、 武汉片区分管领导张彪嘱咐、 指导项目留守人员。公司工会第一时间转发国家权威机构防疫指南, 帮助身处疫情第一线武汉项目留守人员了解病毒, 指导大家科学防疫, 并及时下拨专项资金用于武汉项目抗击疫情。公司还借助鲁班网等平台, 为武汉项目购置各类防疫物资10余件, 解了燃眉之急。
项目部积极传达公司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工作要求, 并结合国家公共卫生管理部门公布的相关材料, 借助微信、 广讯通等平台进行防疫科普, 帮助全体留守人员做到心中有数, 科学防护。
努力保障 吃好吃饱
如何在疫情期间做好大家的后勤保障成了新的考验。项目上留守的人员都属身处异地, 让他们吃好吃饱、 吃得健康, 成了后勤部门最重要的事情。
“疫情初期, 我们就到菜场、 超市选购了许多大家喜欢吃的蔬菜、 水果。在采购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规定, 出门戴口罩、 手机扫码支付, 回来以后及时洗手消杀, 每一个环节都十分小心。我们知道, 必须做好个人防护, 才能确保大家的饮食安全。 ” 项目部厨师说。
2月4日, 武汉实行社区防疫严格管控, 生活物资必须通过社区代购中转。项目党支部书记李鹏辉及时联系施工所在社区的负责人,解决了留守人员后勤保障问题。
2月10日, 武汉市所有住宅小区实行最严封闭管理。项目留守组人员听从政府指令, 紧锁驻地大门。
冒雪增援 助力地方
2月14日, 项目部得到驻地所在武昌区紫阳街道有关部门人手不够的消息后, 主动请缨, 增援社区围挡封闭施工。
15日, 武汉大雪。得到武昌区相关部门指令的项目留守组派出5名管理人员, 带领10名作业工人, 穿戴好疫情防护用品, 冒着严寒、顶着风雪, 携带机具设备奔赴现场展开围挡施工。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 历时7个小时, 紫阳街道所属9个社区共计40余处出入口封闭施工任务圆满完成, 为武汉市全面加强社区疫情防控奉献了力量。
“说老实话, 当初接到任务后, 心里还是忐忑不安的。但是作为央企员工, 觉得应该为武汉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参与支援的曹生辉说。
心忧复工 超前筹划
2月17日, 建安公司转发了中国中铁及中铁一局关于工程项目开 (复) 工指导手册。
建安公司武汉项目负责人张挺飞结合复工指导手册, 分配任务, 采取相应措施。一方面, 他分解项目复工报备资料清单, 责任落实到人, 并要求在项目留守人员坚守一线抗疫的时候, 其他人员也不要 “赋闲在家” , 开启网上公开联动办公模式, 确保工作透明度和办公效率。另一方面, 考虑到项目施工作业人员大部分是湖北本地人, 疫情期间不能按时返岗, 为保证疫情过后项目迅速复工, 张挺飞积极与劳务作业负责人联络沟通, 目前已锁定 400 多名劳动力, 基本能够满足复工初期生产需要。
“我们在项目上不愁吃、 不愁穿、 不愁住,就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甩开膀子恢复施工。看到公司的其他项目已经复工复产, 我们有劲儿使不出, 太急人了! ” 曹生辉说出了留守组人员共同的心声。 李琦 李鹏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