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深圳讯 怎样既保证防疫万无一失, 又有效地展开施工?近期, 中铁七局三公司深圳妈湾跨海通道项目部采取“施工方舱” 新模式,为解决难题提供了可行方案。
“施工方舱” 是该项目部借鉴武汉“方舱医院” 概念, 结合现场实际提出的特殊管控模式, 经过深圳地区安全管理专家多次讨论完善最 后 定 型 。 该 “ 方舱” 由 “调度指挥舱、教育培训舱、 员工安全舱、 生产作业舱、隔离生活舱、 材料堆放舱、 施工通道舱” 7个相互用栅栏硬隔离 的 功 能 区 组 成 。施工区域和管理区域形成网格化、 模块化, 各自功能既互相独立, 又有机结合;既避免人员流动造成交叉感染, 又实现了施工现场各作业面之间、 不同作业组间有效隔离, 如同为工地戴上了一个 “防疫罩” 。
老家在陕西的老工人滑卫幸与同村的小李、 小高, 2月 9 日一起从西安坐 高 铁 回 到 项 目部。经测量体温等健康检查后, 3人被安排进入 “施工方舱” 中的“生活隔离舱”,各自住进洗!、卫生设施齐全的单间,做起邻居。这里实行封闭式管理,有专人24小时值班,随时解决他们生活中的需求。他们同村同行返回项目部,正好组成一个临时作业小队。每天,他们经过专门通道到达“教育培训舱”接受调度指挥中心进行的班前安全教育和当天施工指令,与其他班组错时进入“生产作业舱”。每人一个工作面,互相不接触。
他们的作业状态,“调度指挥舱”内的人员通过高空瞭望、视频监控等方式,了如指掌。“调度指挥舱”位于场地中心区域,是现场的“大脑”,设现场带班负责人、技术员、安全员3人24小时值班。他们还可通过对讲机联控、高音喇叭警示等功能实现对现场的实时指挥。
“回到工地,一看咱这弄得这么正规,就感觉特别安全。工地里面吃得好、住得好,项目部把啥都给咱想在前面咧,咱就踏踏实实干活就行。”老滑说。
据了解, 深圳妈湾跨海通道项目是深圳市交委系统首家复工的项目。 (赵亮 李雪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