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2019年08月15日
让人不忍释卷的《大桥》
文章字数:1,265

成莉玲 中铁大桥局

  窗外, 蝉声一阵高过一阵, 夕阳刚刚谢幕, 远处的灯光已阑珊。江城武汉的炙热早已闻名遐迩, 但与之伴随而来的满天星斗总会给人欣慰。
  在凉爽的书房, 为自己泡了一壶生普, 香味顿时深入内心, 这样的美好实属难得。轻轻合上 《大桥》 一书, 仿佛有很多话想说, 又不知与谁说、 说什么, 只觉得难分难舍, 意犹未尽……
  两年前, 有幸认识了 《大桥》 一书的作者—武汉美术馆的副馆长刘宇。刘老师对武汉长江大桥的那份深沉的情感, 那份执着令我敬佩……前年, 武汉长江大桥60周岁生日之时, 他为大桥庆生, 送上了这份 《大桥》 特殊的礼物。
  “我在市场布了很多 ‘眼线’ , 专门替我收集武汉长江大桥物品。为了方便记忆, 我在他们姓氏后面加上一个后缀—大桥, 如李大桥、 周大桥、 冯大桥、 余大桥……一到周末, 各种 ‘大桥’ 就开始呼唤起来—来新货了! ” 刘老师说, 书出版前的三年时间里, 他每周双休都会去逛武汉的古玩旧货市场, 甚至去废品收购点, 去淘他的 “大桥” 物品。他的手机通讯录里, 也就有了好多个 “大桥” 。不曾想, 每当周末, 刘老师一到市场, 大家就打招呼说: “刘大桥, 我这儿又来货了! ” 原来, 在他的 “眼线” 眼里, 他也是一个 “大桥” 。
  《大桥》 讲述的是刘宇收集的近 2000 件与武汉长江大桥相关的藏品及他们背后的故事。藏品从大桥设计工程师的会议记录,到日常生活中的票据、 照片, 囊括了生活的方方面面。而刘宇围绕着自己的收藏思路所进行的一系列采访, 或是与藏品之间形成了相互印证的关系, 或是对受访者的大桥情怀进行了回顾。这本 《大桥》 , 事实上已经是以长江大桥为载体, 对武汉、 对过去的一个时代的追忆。
  这本书的每一个细节都是那么别致、 精妙, 多元的艺术元素在书中一一呈现。当你第一眼看到这本书时, 就会被它精美的包装所吸引, 镭射的封面在光线下变换着颜色;翻开扉页, 没有传统的目录, 而是一张张不同形状的有着年代感的票据, 他们成为全书29篇文章的目录, 书中文章可以连贯阅读,也可独立成篇。
  全书文字朴实温润, 关于武汉长江大桥的工程图、 货币、 邮票、 设计产品、 老照片、 生活用品等藏品的插图精美。更令人叫绝的是, 书眉被处理成了报头的形式, 按照时间顺序, 把50年代到现在的 《人民日报》 《光明日报》 以及其他报纸中关于长江大桥的 400多条新闻, 以中英文并排结构形成了长江大桥的编年史, 通过真实的几百条新闻报头,记录了大桥从设计之初到如今依旧傲立江头的很多有趣的事件。其中还穿插着作者手写的类似读书笔记的感言, 加上仿宣纸独特的触感, 让你仿佛在读作者的亲笔日记,其中饱含作者对于武汉长江大桥的情感。
  “很好玩的是, 在这本书的书稿上我做了很多笔记, 写完之后设计师说这些痕迹真好, 建议不要去掉了, 我们也都一致认为这些笔记一方面能够看出我对这本书编辑的思路;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写作的脉络、 编辑过程中的情绪波动。 ” 刘宇说。这些手稿让人感到温暖, 也让大桥仿佛离我们更近。
  读完这本书, 看过这些故事, 便能体会第一代大桥人建设武汉长江大桥的艰辛, 也明白了这座桥的意义。历经60多年的风雨, 武汉长江大桥仍然巍峨矗立在浩浩荡荡的大江之上, 它不仅是武汉的桥, 也是我们心中的永远的大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