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2019年04月11日
祖孙三代的青春之约
文章字数:1,443

李子 中铁隧道局一处

   仲春三月, 在四川省凉山州喜德县, 已经81岁的郑守礼坐在汽车副驾上, 急迫地望着窗外, 不时小声呢喃着:“变了, 变了。 ” 车窗外, 黄土铺成的路沿着山脉向前高低蜿蜒开去。
  早晨七点, 郑守礼早早醒来, 特地挑选了一件齐整的深色外套, 将领口的扣子认真系好。他要和三位老战友一同前往那座 “索玛花开满的山谷” —沙木拉达隧道。那里是55年前他们曾经战斗过的地方, 那里的山风和索玛花, 还有一座刻有 “唯有牺牲多壮志, 敢教日月换新天” 的纪念碑, 记录着他们共同的青春。
  那是当时全国最长的铁路隧道, 也是成昆铁路的最高点。在被称作 “修路禁区” 的成昆铁路沿线, 这条全长6.4公里的隧道, 地质复杂, 断层、 暗河层出不穷, 曾创下一昼夜涌水12000吨的纪录, 整个隧道都被稀泥和水汽笼罩着。郑守礼和战友们凭着手中的钢钎大锤开凿了 6 年, 火车穿过也不过 60秒。1964年, 沙木拉达隧道贯通, 他们还没来得及乘火车穿过沙木拉达隧道, 就奔向了新的工地。
  55 年来, 这是四位老人第一次重返成昆, 第一次如此贴近他们共同的青春。跟随老人们追寻青春记忆的还有他们的儿子和孙子, 三位新成昆铁路的建设者。 
   “沙木拉达, 稀不擦擦 (谐音) 。少吃大米, 多吃南瓜。 ” 在沙木拉达隧道前, 74岁的张宝图反复念叨着这句半个世纪前的打油诗。三位后辈并不能理解 “少吃大米, 多吃南瓜” 的原因。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 大米总是不能满足需要, 自给自足的南瓜便成了老成昆建设者们的主食。以苦为乐的老一辈建设者们, 以此创造出的这首打油诗成为了张宝图对沙木拉达隧道最深刻的记忆。
  “那时候是真的苦啊。 ” 在沙木拉达隧道洞口旁, 77岁的罗成高爷爷忍不住感叹道,但是说出这句话的时候, 脸上却洋溢着笑容。“但是将我的青春奉献给成昆铁路, 是我一生中最大的自豪。 ”
  30公里外的小相岭隧道建设工地, 那里的隧道建设者们也会用闲暇时间开垦荒地,种植南瓜、 西红柿等蔬菜。与半个世纪前不同的是, 自己种植蔬菜不再是他们赖以生存的主食, 而成为了点缀餐桌的 “绿色食品” 。
  3年前, 郑守礼的孙子郑冬冬带着妻子来到了小相岭隧道的建设工地, 共同参与建设新成昆铁路线上最长的隧道。同半个世纪前一样, 全长近22公里长的小相岭隧道地质围岩极为复杂。在得知自己将要参建新成昆铁路时, 26岁的郑冬冬给爷爷拨打了一个电话, 将这个消息告诉了爷爷。电话那头的爷爷一个劲儿地嘱咐郑冬冬要注意安全,不要怕苦, 一定要好好干, 将隧道建好。
  “唯有牺牲多壮志, 敢教日月换新天。 ”一座纪念碑矗立在隧道旁的山坡上。这句诗词被镌刻在石碑上, 用来纪念埋葬在这里的72名为修建沙木拉达隧道献出宝贵生命的老战友, 也是对老成昆精神的最好诠释。
  2018年4月21日, 李恒第一次来到沙木拉达隧道。在纪念碑下, 李恒给外公陈善全打了个电话, 告诉外公自己来到了沙木拉达隧道口, 向外公描述自己看到的沙木拉达隧道的样子, 话筒里传来了外公爽朗的笑声。那个时候, 他就想着要找个合适的机会, 带着外公重返成昆。而现在, 愿望终于得以实现了。“那时候的人们不为物质生活困扰, 总觉得自己奉献少, 争先恐后地参加劳动。 ” 外公告诉李恒, 这是他所理解的成昆精神, 并嘱咐李恒不要计较个人得失, 脚踏实地的多做贡献。外公认为个人的奋斗, 归根到底都是在为脚下的这片土地而奋斗, 是为了国家更加美好的明天而奋斗。“国家好了, 小家才能更好。 ”
  李恒拉着外公的手, 来到沙木拉达隧道口。总是站在相机后面的他, 主动请郑冬冬为他和外公在洞口前拍了一张照片。照片里, 外公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线, 从前总是仰望着外公的他, 已经高出了外公半头, 两代人的青春, 在这里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