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18年12月05日
雪域高原上建好家
——中铁一局三公司那羊项目“家文化”建设纪实
文章字数:1,772
  11月的西藏当雄县,雪盖群山,早早地便进入了冬季。中铁一局三公司那羊项目的员工们却正忙碌地在为冬季施工做准备。
  西藏国道109线那曲至拉萨段改建工程(那曲至羊八井段),是《国家公路网规划》北京至拉萨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西藏历史上规模最大的高等级公路项目。该项目承建的标段处于青藏高原腹心地区,条件尤为艰苦。4月进场后,项目部党支部以打造项目“家文化”建设为抓手,设身处地为员工着想,因地制宜改善工作、生活环境,使项目犹如一个强大的“磁场”,将参建员工紧紧吸引、凝聚在一起,为推动施工生产献智出力。在仅仅半年的时间里,项目部已开累完成施工产值3.7亿元,达到项目总产值的41%,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营造“安心”的生活环境

  针对高海拔地区施工环境,项目部以建设一个温馨的“家”为目标,因地制宜,加强“职工之家”建设。项目部努力克服艰苦的自然条件,变诸多“不可能”为“可能”。对驻地进行绿化,先后建立工地商店、理发室、医务室、阅览室、活动室、广播室、洗澡堂、洗衣房、心理咨询室等设施,让员工在荒原上充分感受到了“家”的关怀与温暖。
  身处青藏高原,员工职业健康是项目部的大事要事。项目部重点在大力宣传高寒缺氧预防方法和措施的同时,建立了工地医务室,自行购置高压氧仓、吸氧瓶,配足防治高原缺氧药品,并送外培训了5名健康委员和业余医务员,负责员工日常性体检和高原缺氧防治工作,想方设法让“员工关爱十个一工程”落地施工一线。
  在高海拔地区,员工背井离乡,工作高节奏运转、单一枯燥,思想上自然而然会潜在诸多压抑情绪。项目部始终把了解和关注员工的“三大需求”视为做好心理疏导工作的关键。了解和关注员工的心理需求,着力决好“工资福利、休息休假、工作环境、领导认可、家庭美满”等五个方面问题,调理好员工的“心态”;重视和观察员工的心理变化,着力解决好因“家庭变故、思想疙瘩、生活困难、身体疾病、岗位调整、工作受罚”6种原因引起的不良心理反应,调理好员工的“心情”;体味和感知员工的心理感受,着力解决好“领导是否看重自己、决策是否公平公正、批评是否一分为二、建议是否能够采纳”等4种管理细节引发的消极情绪,调理好员工的“心劲”。

塑造“积极”的文化环境

  借鉴青藏、川藏公路“两路”精神和青藏铁路精神,项目部总结了“艰苦不让吃苦,缺氧不缺保障,诚信不忘初心,担当不辱使命”的24字团队精神理念,并以《天路》命名刊发《工地简讯》,激发参建员工战胜自我、挑战极限的信心和勇气。
  项目部设置了党员活动室,其中党章党规宣传墙、创岗建区文化墙、廉洁建设文化墙、安全质量环保文化墙、“两学一做”文化墙、“工匠精神”文化墙,妙思独创、精美制作,得到了业主20万元奖励。在场站建设中合理规划、突出亮点、注入业主“科技示范线”相关创新理念。项目部搅拌站布置合理,警示标志和企业文化宣传独特新颖,为全线首家建成,试拌、验收达标,充分展现了中铁一局“诚信创新,永争一流”的企业精神。
  项目部注重加强党员干部思想教育,着重抓好中心组学习和党课教育。在中心组学习上强调将学习理论与推进工作相结合,围绕生产经营实际设置学习专题,探讨工作难点,强化释疑解惑。同时高质量讲好“党课”,为加强班子成员和党员干部思想政治建设充足电、补足钙;同时项目部运用好“道德讲堂”这一员工思想教育平台,内化于心、外助于行,传递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做到“宣传教育、示范引领、实践养成”相统一。

创造“争先”型发展环境

  项目部把提高员工整体素质作为着力点,以抓培训为重点,着力提升员工掌握先进技术的能力和岗位操作的能力。
  在员工思想引导和岗位培训方面,项目部制定了“员工月度考核办法”,定期组织针对性培训,坚持“以考带培”,对工作表现突出的委以重任、在关键岗位加强锻炼,待遇上给予倾斜,激发了年轻人岗位学习的积极性。
  党支部始终把组织开展劳动竞赛,调动员工争先创优的积极性作为服务生产的中心任务,为缓解施工地区雨雪、高寒时间长、有效施工期短的矛盾赢得了主动权。在9至10月份施工黄金时段,项目部积极开展“大干100天”劳动竞赛,为确保如期完成年度生产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项目党支部书记张涛说:“在藏北高原工地,我们项目更加注重‘家文化’建设,积极践行‘企业和谐,员工幸福’的价值理念,让员工与项目同成长、同发展,使施工生产取得突破性进展有了坚实的基础。” 韬文 罗博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