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一封中标通知书送到了中铁一局电务公司广州地铁21号线供电工程项目部。对于再次中标8号线供电项目,项目常务副经理史朝斌动情地说:“三年时间中三个标,我们终于在区域市场品牌建设上走出了一条路子。”
从“零”做起的“优等生”
“虽然我们参与过许多城市的地铁供电工程,算得上是这个领域的‘优等生’,但面对新城市,我们必须得端正姿态,从零做起!”想起刚进广州市场那会儿,史朝斌如此说道。
2015年初,电务公司中标广州地铁六号线二期供电工程,作为公司在广州市场的首个地铁正线供电工程,由于不了解业主和监理管理模式,项目报审的策划、方案、组织设计、报告经常被驳回,要求修正。有的方案甚至还要重新编写。要赢得认可,就需要念好“管理经”,练好“基本功”。史朝斌一边和技术人员谈心,解决他们的思想顾虑,一边与业主、监理单位领导沟通交流,吸取他们以往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管理理念。同时,利用晚上,带头学习业主下发的《施工管理办法》和监理发的《验收管理标准》,积极和监理、业主深入现场,优化施工组织、咨询核验、反复论证,以诚恳的态度、扎实的学习迎接工程“大考”。
终于,他们的奋斗之花结出了硕果。
2016年9月13日凌晨3时30分,六号线二期电力系统顺利通过热滑试验,提前17天完成三权移交。
今年5月28日中午12点整,二十一号线供电系统,增城广场站至镇龙站(不含)区间成功送电,成为全线首家送电的单位,创造了短轨通7天后全线电通的新纪录。
用工艺“圈粉”的“实干家”
要想在广州扎稳根基,必须得在市场上有“拿得出手”的压箱底绝活儿。于是,“用工艺保市场,以品质树口碑”这个响亮的口号成了项目部的“行动纲领”和“项管指南”。
项目部加大投入,一改往日靠头灯、便携式灯具照明作业的做法,在电缆夹层增设LED照明灯带,提高了工艺质量;项目部创新利用BIM的三维建模与模型浏览功能实现可视化技术交底,使得被交底人员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交底技术的工艺要求,提高了技术交底与工艺培训的实效。同时,还积极优化接地扁铁的安装方式,将接地扁钢从地面提升到夹层顶部,既降低了对近地面施工作业人员的影响,还节约了施工空间,增加了美感。
2016年1月16日,六号线二期变电所样板站验收,当现场验收人员打开配电柜后,看到形状统一,捆扎整齐、接压标准的二次电缆,色相分明,安装完美的线缆,成型平整,横竖有距的防火封堵时,都难以置信地感慨道:“供电工程的工艺竟能完美到如此程度。”在场验收人员不仅张口夸赞,还纷纷拿出手机拍照“取经”。
以“创新”增效的“明白人”
“近几年,施工成本水涨船高,要优质高效地完成施工任务,就得创新,不能再走手拉肩扛、傻大笨粗的老路。”谈起现如今的项目管理,史朝斌这样说道。从六号线二期项目到现如今的二十一号线,项目部先后成立了科技创新部、劳模创新工作室,开展技术研发与创新,并开发出二维码物资管理系统、项目信息化管理系统及疏散平台测量小车、接触轨架轨器、接触轨底座安装工具等多套工机具,有6项成果取得知识产权证书,多项BIM技术应用获得中国建筑业协会、中国图学学会等机构表彰。
凭借着不断深化的工艺创新,持续提升的施工管理水平,从作为新进广州市场的“新兵”转变为“场场首发”的“绝对主力”。他们用三年时光,实现了市场开拓的从无到有,推动了区域市场的滚动发展。 尚永超 梁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