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讯 每到雨季,总有许多曾经在抗洪抢险一线英勇奋战的伟岸形象重回人们的视线,英雄烈士刘代灿便是其中之一。
刘代灿,男,1944年9月19日出生于四川省(今重庆市)永川县临江镇桂林村一个农民家庭,1965年1月入职铁二局参加铁路建设工作,先后参加了贵昆、成昆、湘黔、宜珙、广旺、宝成、广深、外福铁路建设,曾任四处十队一班班长。1988年9月24日,在福建省古田县外福铁路水口地区,为保护铁路路基和行车安全,在抗洪抢险护路中光荣牺牲,时年44岁。
1988年9月下旬,外福铁路水口地区,连日台风逞狂,暴雨如注,山洪如瀑,威胁着铁路行车安全。9月24日下午3时许,在四处十队驻地附近的一座长24米、直径1.25米的涵管,进口被泥石堵塞,路基内侧一片汪洋,面积400多平方米、深6米多的积水排不出去,已经有19股碗口粗的水柱,从路基下喷出,路基随时都有被洪水冲垮的危险。
四处十队数十名职工,奉命抗洪抢险保路基。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抢险,疏通山洪无效,汲排积水无济,唯一的办法是从涵口的出口处钻进去,打通8米长的“肠梗阻”。一班班长刘代灿,带病第一个冲下路基,钻进了涵管,其他工人紧跟刘班长也钻进涵管。他们在涵管里弯腰作业了两个多小时,收效不大。为了保护路基,刘代灿神色坚定,决心“虎口拔牙”。原来,三块大石头呈三角形卡在了涵管进口处,用钢钎撬使不上劲。刘代灿叫工人高吉国退到他身后4米处,用手电为他照明,自己上前用手扣除石缝的泥沙,然后,手扳石头,使劲摇动,顽石终于松动,随之发出流水声,刘代灿调头高喊:“水来了,你们快跑!”工人吕祥明、高吉国闻声跑出涵管,只听“轰”的一声,涵管内侧积水顿时下泻,洪水卷泥带石冲射而出,刘代灿也冲进了波涛滚滚的闽江。路基保住了,列车畅通了,直到一个月后,人们才在下游找到刘代灿的遗体。
刘代灿同志牺牲的噩耗传开后,人们无不为他无私无畏、英勇献身的崇高品质和奉献精神所感动。局内外35个部门、企业单位向英雄敬献了花圈。1990年7月23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刘代灿同志为革命烈士。 (铁双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