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2018年04月04日
清明的传承
文章字数:1,062

□王祥 中铁广州局桥梁公司

  一个民族的生生不息总离不开文化与传承。从沉寂世界,到渐有生命,漫长历史进程中,野蛮时代的毛茹血饮因为文明渐成而消逝。长长岁月之河,最为珍贵,莫过于精神传承。四季变换,春又至,漫天草长莺飞,依然掩不住早在古时便被人赋予的文化气息。清明,这肃穆又浪漫的节日,是春与文化的碰撞,亦是文化给予人的圆满。再也没有哪个节日,能够像清明一样,将完全无法融合的氛围合二为一。在仲春与暮春之交,冬至后的第一百零八天,回春时节,春光灿烂,绿意盎然,任谁都抵挡不住的春意直逼人来,此刻有些人甚至忘却了清明的本来名字,只记得是踏青节。等到意识到这也是中国传统节日,才陡然发觉,这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踏青郊游是基本主题,扫墓祭祖更不能遗忘。
  若是在南方的多雨城市,每年都能够验证“清明时节雨纷纷”,穿越千年的心意相通,让我们不必问清明时节雨为谁,往郊外走一走,就能够轻易地看到,各人穿得花枝招展,衬着花香鸟语,前往墓地的沿路有卖早春鲜花的,有卖香烛的,门庭若市,小孩子们沿路嬉戏,大人倒很小心,护着香烛、纸钱。有些讲究的,到墓上了会先让小孩先取水,细细擦一擦墓上刻的,待到洒扫后,方才立香烛,正式开始祭拜。
  亡者不灭,孝道流传。英魂常佑,慎终追远。有人曾将祭祖归为“迷信”之列,对清明这夹带浓郁文化气息的节日报以质疑。文化与迷信可共存?清明告诉世人,非也。因为逝者再也没有与我们沟通的机会,随着死亡这尊大闸的降临,生者与之的关系理应被斩断,但是对于有血有肉的普通人来说,这是无法接受的,我们需要的是,留住和逝者有关的回忆,留住这段跨越生死的关系,需要用各种各样正式的与非正式的形式来追忆和怀念他们。清明的祭祀让这样的困惑和需求有了答案。在墓前,可以最近距离地感受到深埋于此的人依旧存在,虽然没有活着,但还在,一场葬礼是一场送别,亡者入土,亦如爱他的人心中。
  用纯理性去解释感性问题,人就不是人了,而是机器。所以,中国的文化总是和谐融合理与情,农历七月鬼门开,农历十月生人换上暖衣,也不忘给亡者送上寒衣。祭如在,亡者未灭,好似他们只是在另外一个世界活着,如此那些纸做的钱和物也有了意义。
  拾金不昧,疾恶如仇,如今的优秀的品质,几乎都是祖先遗留下来的,拜祭祖先除却悼念,还有一种感谢意味,感谢祖先留下的美好品质。
  当怀着这般爱和尊重,通过郑重的纪念形式表达,祭拜的意义由此现了轮廓:我们通过这种方式,来完成自我情感的表达,完成一种圆满。
  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一,想必,清明的意义不在于那些消逝了的人,而在于传承与守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