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2018年01月17日
周医生的孟国缘分
文章字数:1,372

□马永红 中铁大桥局

  周安秀怎么也不曾想到,一个偶遇,竟完全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让她做了二十多年的外国人。
  那是1996年,还是武汉市某企业员工医院妇产科医生的周安秀下班路过市人才交流市场,有意无意间,她看到了一则招聘启事:中孟医院招聘妇产科医生一名,“中”是中国,“孟”是孟加拉。作为一个出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普通中国人,出国,对于周安秀来说是一件不平常也不容易的事儿,而具体到孟加拉这个国家,当时44岁的周安秀能想到的只是:东南亚国家,距中国不远,不想待了回国应该不难。丈夫同意她的选择,女儿由一向细致的丈夫照顾她也没什么不放心的。填了表格,她把简历递了出去,她完全符合招聘条件。
  初到孟国,举目无亲、语言不通,最糟糕的是她得了登革热。高烧、腹泻,几乎是濒死的感觉。这是热情的孟加拉给一位中国医生的见面礼么?周安秀从此对这种稍不留神就可以置人于死地的当地常见病有了切肤的清醒认识。
  中孟医院经营不善,半年之后,1997年初,周安秀不得已离开了医院。回国么?周安秀不甘心。可是,留下来首先要解决生存问题。她开始打工挣钱,打得最长时间的一份工是站柜台,销售台湾厂家生产的“电子蚊香”。那段时间,她最窘迫的时候,连续半个月每天只能吃上一顿饭。
  2002年,周医生的“中孟协会服务所”开业。开业之前,出国多年的周安秀第一次回了趟家。阔别五年,中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武汉发生了很大变化,还走吗?这是个问题,最终周安秀还是重返孟加拉,她觉得那里更需要“周医生”。在板纳里,的确有许多人和许多事在等着周医生。周医生不仅坐诊,还在需要的时候出诊,常常解病人于危难之中。
  2003年4月14日,孟加拉新年,载歌载舞的人们挤满了大街小巷。一位孟加拉孕妇被堵在了去医院做产检的路上,突然发作,情急之下被家人就近送到了周医生的诊所。妇产科医生周安秀镇定地完成了在孟加拉的第一例接生手术,母子平安。这之后,“周医生”几乎成为板纳里周遭居民的生活必备,不论什么病人都往她的诊所送。周安秀尽心尽力地在板纳里为当地人提供医疗服务的时候,她不知道,有几个人注意上了她;她更没想到,这一注意,又一次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
  这些人是来自中国企业的施工人员,当时他们正在孟加拉西北部,在远离首都达卡的帕克西建一座跨越帕德玛河(在中国叫雅鲁藏布江,在印度叫恒河)的大桥,这个中国企业叫中铁大桥局(MBEC),是建过武汉长江大桥、南京长江长大桥的桥梁央企,驻地恰恰在武汉。他们到达卡就医喜欢找武汉来的周医生。
  2005年帕克西桥建成后,MBEC的施工人员大都回国,周医生继续在达卡行医。十年之后,当年建帕克西桥的中铁大桥局施工人员又一次在孟加拉集结,这次建的是距达卡仅40公里的帕德玛大桥,一座被孟加拉人称为“梦想之桥”的公铁两用大桥。
  他们惊喜地发现周医生还在达卡开诊所。他们向她发出了邀请,请她到工地当驻地医生,为从国内来的数百位中国工人做保健医生。而此时,已63岁的周安秀正在考虑退休问题。那份充满诚意的邀请打动了周安秀。2015年4月,她关闭了自己在达卡的诊所,搬进了帕德玛河滩上彩钢板搭成的工地医院。已大学毕业的女儿得知她的新决定后,也提着行李到了帕德玛河滩,在工地陪了妈妈一年。
  2016年,工地上的几个年轻人自编自导自演自拍,制作一部微电影《致青春》,请周安秀出演了里面“妈妈”的角色。周安秀一下子有了许多的“孩子”,她说帕德玛桥通车了,她就真可以退休回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