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中铁置业开发建设的青岛世界博览城会展中心如飘逸的丝带舞动在海岸线边缘,又如一列奔驰的高铁列车呼啸而来,引领着新兴的海上东亚商圈。
作为世博城的设计和施工的亲历者之一的高丛军每日依旧平静如常,恪尽职守,醉心于每一项研发设计。这,对他而言已经足够。
工作“三站”:建厂、鉴定、置业
今年54岁的高丛军,参加工作已经36个年头,毕业后最早进入了原铁道部建厂局,即今天的中铁建工集团,在这里工作的27年间,他参建了北京南、拉萨、广州南、南京等多个车站站房。辗转二十余个项目,数年历练让高丛军成为建工集团的首席专家。
2008年,机缘巧合,高丛军调入了铁道部经济规划研究院工程设计鉴定中心,有机会接触到高铁站房从设计到论证到筛选到建成的全过程,三年多的时间共参与了9个高铁站房的评审,让他深刻认识到一个完美的建筑设计善用人文和自然资源的重要性,激发了他对房屋建筑设计的深浓兴趣。
2012年,高丛军加入中铁置业,担任副总工程师并先后兼任过物资中心主任、设计研发部部长、世博城项目党工委书记兼副总经理。短短5年,岗位数次更迭,角色数次轮换,他始终未改初心,用专业专注,赢得认可和尊重。
业者“三痴”:调研、定位、风物
高丛军善于调研,精于总结。在中铁置业担任物资中心主任期间,他深入分析集团公司物资采购的现状,对万科、保利、绿地等知名房企的企业总部和分公司物资采购情况进行了全面调研,撰写了30多页的调研报告,结合置业的实际情况,调整物资管理流程,对电梯、电缆等实行“联合招标,分散采购”的模式,对装饰、机电实行“战略控购”,强化了物资管控力度。多年来,他每逢出去考察或调研归来,都要撰写一份调研报告。“没有调研没有发言权,没有调研找不出问题和对策”,没有人要求他这样做,只是多年如一已成习惯。
在设计工作的岗位上,高丛军有一种痴迷,喜欢利用地图定位不时看看一个项目周边几年或十几年的环境变迁。他说,设计要有前瞻性和融合度,如果一个城市建设更新快,那么在设计中就要适当超前预想,使之能与城市和周边的发展相匹配。正是基于这种初衷,他推行置业产品库的建设,逐步建立了缤纷、水郡、逸都等产品系列,并积极开展绿色建筑、智能化设计的应用和研究,推动中铁置业产品线建设和成熟实现了质的飞跃。
高丛军爱读书,尤其痴迷地方史志、风俗书籍。在担任世博城项目副总经理期间,他从胶南黄岛地区的琅琊文化入手,利用此地自先秦时期就建有主宰四时季节的主祠这一文化特征,在会展展馆区设计中倾注大量心血,采用了十字拱廊划分成四个区,每个区3个1万平方米的展馆,共12个展馆暗合一年四个季节12个月,与琅琊文化遥相呼应。48米宽、35米高,总跨度500米的十字拱廊横纵成轴,借用了高铁站房无柱雨棚的设计理念,与百年中铁建造的磅礴大气一脉相承。会展屋面拱开天际线,寓意了海上丝绸之路的飘逸与海洋海浪的灵动流畅,场馆区域分明,独立集约,实现了功能共享和环保高效,与琅琊文化气韵浑然天成。蕴含丰富的设计蓝图描摹出黄岛地区“千帆映日涵海市,万泊云集汇新城”的壮丽未来,深深打动了黄岛海洋高新区的相关领导,青岛市委常委、黄岛区区委书记王建祥亲自拍板采用了置业的设计方案。面对称道,高丛军笑说,没想到五本一套的《琅琊文化史略》多读了几遍真的派上了用场。
随身“三宝”:背包、硬盘、绷带
熟悉高丛军的人都说他是名副其实的“背包客”,不是背包旅游,而是“打起背包就出发”的工作状态,只要工程需要,时刻听从召唤。在世博城项目任职期间,他常常一个双肩背包,从驻地到办公地,从办公地回驻地,他说作为异地工作的员工,他没有多余的物品,两肩担着一个“家”,而这担起的是责任,是对企业大家的无声奉献。
高丛军有一特别牛的宝贝——随身携带的硬盘,里面有全国的高铁站房设计方案图,这些资料被他视若珍宝,是多年工作经验的累积。硬盘里还在不断地加入新资料,调研报告、定位图纸、情况分析、学习心得……这些成为他设计工作的给养,更是他秉承理念的渊源。
除了背包、硬盘,高丛军还有秘不示人的另一个随身物品——绷带。他患有严重的滑膜炎,疼痛袭来时常常会影响行走,高丛军不得不依赖绷带缠住腿部关节来缓解疼痛。实在难以坚持的时候,他也会用辅助手段缓解一下,所以至今还对黄岛地区有火疗、针灸的地方如数家珍,只因为去的次数太多太多……
印象中,高丛军出现在众人面前,常常是一件白衬衫、深色西裤,装扮朴素。只有走进他,感悟他,才能真切领会到他发自内心的一种朴素。他追求,建筑设计的本质和本真,舍弃奢华去掉浮躁;他推崇,建筑设计宜地、宜人、宜居,达到人文和自然的和谐统一,获得精神归属和情感认同;他向往,建筑设计凝结思想智慧,传达设计温度。静者心不妄动,在这尘土飞扬的时代,他的静来自对匠心的追求,来自对设计的专注,像被清水淘洗过,格外朴素真纯。
在他的努力下,梦想渐渐照进现实,黄岛岸边世博城项目正如他预想的一样,楼宇林立、绿意森然,在古琅琊台侧徐徐展开了包容世界的大胸怀,搭建出美好的新未来。 张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