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外文学史上很多作家都有着对孤独体验的领悟。正如有人说:“艺术家都是一些伟大的孤独者。”莫里斯·布朗肖也说过:“我并不想过多地谈论艺术家的孤独,常言说,这种孤独对于艺术家从事艺术创作来说是必要的。”孤独体验是作家创作的心理动力,也是艺术创作和审美冲动的必备情感和领悟条件。鲁迅就是一个伟大的孤独体验者,无论是他的生存状态,还是他的心理状态,甚至他的创作都充满着难以排遣的孤独性人生情感体验。
孤独的鲁迅。鲁迅孤独的情感体验伴随了他一生。小时候迫于生计,一个人出入于药铺和当铺,青年孤身一人到异地求学,并留学日本。在教育部任职期间,少交际,抄古碑,校嵇康集;在八道湾辛辛苦苦挣钱养家,有苦无处诉。即使在家庭中,鲁迅也是孤独的,在与周作人未失和以前,还能与周作人在精神方面进行交流,失和以后,鲁迅内心的孤独感更为强烈。与羽太信子的关系则更不用说。鲁迅与妻子朱安的婚姻是有名无实,更为严重的是鲁迅的母亲和妻子都不可能从精神方面与鲁迅沟通。日本学者片山智行认为:“鲁迅的孤独寂寞感来自于‘五四’的退潮和当时社会的黑暗,也来自兄弟失和及妻人不称心的个人生活。”虽然片山智行的概括不是很全面,但大体上是正确的。
孤独的《野草》。此处的孤独不是说《野草》出版后,面临的孤独境遇,而是说《野草》的创作与思想都弥漫着浓郁的孤独气息。《野草》作为一部散文集的书名,其本身的象征含义就传达出一种孤独的情感体验的意味,“野草”的“野”字,就传达出一种放逐感、疏离感和孤苦感。正如钱理群说:“《野草》是鲁迅心灵世界的诗性表达,可以说《野草》是心灵炼狱后熔铸的诗,是从孤独个体存在体验中升华出来的‘鲁迅哲学’。”
孤独情感体验在《野草》创作时一直伴随着鲁迅。在前期,“我感到未尝经验的无聊,是自此以后的事。我当初是不知其所以然的;后来想,凡有一人的主张,得了赞和,是促其前进的,得了反对,是促其奋斗的,独有叫喊于生人中,而生人并无反应,既非赞同,也无反对,如置身毫无边际的荒原,无可措手的了,这是怎样的悲哀呵,我于是以我所感到者为寂寞”,“这寂寞又一天一天地长大起来,如大毒蛇,缠住了我的灵魂了”。
“兄弟失和”后,社交场合的减少也造成了鲁迅孤独情感体验的加剧,“每次语丝社中人述会吃饭的时候,鲁迅总不出席,因为不愿与周作人遇到的缘故,因此,在这一两年中,鲁迅在社交界,始终没有露一露脸,无论什么人请客,他总不肯出席。他自己哩,除了和一两个人去小吃之外,也绝对不大规模(或正式)请客。这脾气,直到他去厦门以后,才稍稍改变了些”。《野草》23篇作品就是在这一时期完成的。
这种离群寡居的生活状态所造成的孤独情感体验伴随着他创作《野草》的始终。可以说,孤独的鲁迅,从而成就了孤独的《野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