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16年07月20日
打造引领企业振兴发展的坚强核心
——中铁九局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纪实
文章字数:1,934
  近年来,针对干部队伍特别是部分领导干部中存在的问题,中铁九局、九局党委紧密围绕长远战略目标和当前重点工作,坚持从严管理干部,加大问责力度,真正做到了敢于动真碰硬。三年来,先后两次在全局性的重要会议上,对“问题干部”的处理情况指名道姓公开通报,累计处理领导干部30名,其中撤职9名,降职8名,免职5名,诫勉3名,提醒5名,广大干部员工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受到了明显触动。经过努力,干部作风明显好转,班子合力明显增强,引领企业振兴发展的坚强核心正在逐步形成,各项工作呈现明显向好态势。
  突出从严问责主基调,着力健全干部管理制度体系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九局、九局党委坚持以重惩处为主基调,从班子建设、领导人员管理和日常履职情况巡察等方面,修订13个制度办法。配套出台执法检查、诚信体系和督查督办等6个实施细则。指导三级公司建立健全制度办法,形成了满足九局实际发展、符合九局干部管理需要的制度体系。大力进行资产质量调查,划清各单位历史盈亏界线,与班子签订了资产质量确认书与年度生产经营业绩责任书。同步出台领导干部失职渎职责任追究制度,切实扭转了一些领导干部心存侥幸、功过不清、责权不明的惯性思维。直面员工群众关注焦点问题,制定下发“转变领导干部作风二十二条规定”,严禁自有设备内部使用、违规介绍外协队伍,净化了内部风气,提振了发展信心。深化干部制度改革,着力解决干部能上能下特别是能下的问题,对企业始终没有起色、缺乏担当、贻误工作、以权谋私,以及个人身体原因不适应岗位需求的领导人员,明确诫勉、调离、降职等组织措施,提高了领导干部的危机意识、规矩意识和责任意识。
  构建立体监管大格局,统筹推动干部有激情在状态
  一是与三级公司班子建设相结合。围绕三级公司能力提升,对政治素质、项目管控、市场开拓和增收创效等引领能力不足的班子成员,进行了及时调整。聚焦困难企业扭亏解困,对迟迟没有起色的单位党政主要领导,进行了坚决问责。2013年以来,对二、四、五、六、七、大连公司等较大单位党政主要领导进行了调整,涉及领导人员26名,力度之大、范围之广、影响之深,是九局成立以来的第一次。二是与执法检查相结合。围绕制度办法抓落实,锁定重点单位、重点环节和重点问题,以执法检查为抓手,加大了领导干部的日常监督力度。更加注重执法检查结果的应用,针对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作为干部管理的重要依据。对于苗头性和倾向性问题,限时督导解决。不称职或不胜任的,及时予以调整。通过执法检查共撤职7人。三是与诚信体系建设相结合。围绕领导干部的经营业绩、特殊贡献和个人素质,建立12项管控红线和失信行为。对于造成较大损失或负面影响的领导干部,记入诚信体系档案,进行长期性惩戒,加大失信成本。目前,累计搜集23条领导干部诚信巨额失信信息。四是与督查督办相结合。注重督查督办结果的应用,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执行力低下的领导干部,按比例扣减年度绩效薪酬。年度内连续超过两次的,将启动诫勉谈话、组织调整甚至降级撤职等处罚措施。进行坚决处理。目前,累计下发了3期督查督办考核通报,对9人扣减了年薪。
  打造激励约束新常态,强制抓好干部履职能力提升
  一是坚持职务能升能降。对混日子、没状态、拉倒车、扯后腿和以权谋私的领导干部坚决淘汰,不再异地异职做官。2015年3月9日,对触碰红线的7名领导干部,坚决撤职处分,4名党政正职连带追责,给予降职处分。2015年年底,九局党委对各单位开展了全覆盖的干部履职巡察。同时,与股份公司党委巡视反馈结果、局执法检查和案件审查、信访举报等互动联动,基本上掌握了每一名领导干部的能力状态。按照中组部《关于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的若干规定》要求,敢于担当、动真碰硬,处理了15人,其中撤职2名、降职1名、免职5名、诫勉2名、提醒5名。
  二是坚持员工能进能出。针对两级机关人员能力不足、效率低下和服务基层意识较差等突出问题,开展机关人员能力状态评价考核。根据评价结果,三年来局机关本部充实到基层单位任职19人,横向岗位调整15人,推动了两级机关工作作风明显好转,工作能力显著提升。坚持引进人员双向选择、契约化管理,通过试用期满考核、劳合同到期考核等方式方法,及时淘汰不称职、不合格的专业技术人员,三年来解聘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32人。
  三是坚持收入能增能减。坚持以效益论英雄,将经济效益作为干部任用和收入分配的重要指标。坚持以收定支,层层推行内部承包,要求承包的领导人员缴纳风险抵押金,根据承包指标完成情况严肃考核兑现,做到了上不封顶、下不保底。有4家单位因为没有完成指标,班子成员只拿到了基本薪酬。建立困难企业减亏也是盈利机制,正向激发领导干部减亏增效;依然惯性下滑的,绩效薪酬给予坚决下调。通过薪酬负向杠杆,有效激发了各级领导干部增收创效的积极性。 单春龙